第06版:视角

南京溧水“路长制”变“路长治” 创新农村公路管理模式

本报讯 2019年以来,江苏南京市溧水区创新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和养护思路,试行“路长制”管养办法,并结合App快速上报巡查情况,保证了农路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以创新“护路员”制度来夯实“路长制”管养体制。按照每15公里配备一名专职护路员,实行一村一网络、一路一专管,建立“定路段、定路产、定路权、定职责、定考核”“五定”护路责任制。

“信息化”融入日常养护,让“路长制”长了千里眼。作为江苏省首批交通运输信息化综合应用示范区,溧水区创新开展道路信息化管理模式,率先建设“溧水交通运输行业治理”手机App,推行“护路员+智慧农路”模式,对管养人员巡检实施全过程手机在线记录,管理人员在线实时监测。

经过两年多的基层实践,2021年,溧水区构建了“区、街镇、村社”三级“路长+护路员”的组织管理体系,全区设立路长102人,护路员114人。全区8个街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100%,全区农村公路实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管必到位、养必见效”的目标。2021年累计接报2900余件,均得到有效处置,处理农村公路违法案件187起,农村公路的违法现象同比下降70%。

(袁建平 翁 盼)

2022-04-1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8353.htm 1 南京溧水“路长制”变“路长治” 创新农村公路管理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