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向世界递出靓丽“名片”

——内蒙古兴安盟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兴安盟科右中旗昔日盐碱地,如今米粮仓

科右中旗哈日道卜水稻种植智能温室大棚内,育秧员正在检查幼苗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无人机技术管理农田

兴安盟牛联体运营中心综合服务区的业务员正在工作

兴安盟养牛户参加“草原最牛”首届内蒙古赛牛节

兴安盟大米——绿色兴安的味觉记忆

□ 史菊花 石金南 于 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生态,发展绿色产业。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优势在山、在水、在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农牧资源。这里山清水秀、碧野蓝天,土壤耕作层有机质等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水平,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质一类标准,是优质大米生产带、公认的“玉米黄金带”。

多年来,兴安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基地、强龙头、创品牌,做好农畜产品“产、加、销”大文章,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在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其中,兴安盟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740万亩,占全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520万亩的48.7%;1895万亩耕地,粮食常年稳定在100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创纪录达到127亿斤,畜牧业生产“七连稳”,牲畜存栏量稳定在1200万头只以上……这一连串的数据见证着兴安盟的崛起。

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绿色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持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高起点谋划和推进农牧业发展,下大气力转变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近年来,兴安盟立足全局,统筹考虑全盟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认真践行“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发展理念,打造出了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

好山好水出好米,兴安盟生态环境良好,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这里清新富氧的空气,温暖充足的阳光,营养丰富的黑土,健康富硒的泉水,赋予了“兴安盟大米”非凡的品质。

2021年6月18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两个国字号的“一分中心、一基地”在兴安盟正式挂牌成立,这对兴安盟稻米产业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以及促进兴安盟水稻育种和栽培等研究迈向更高层次的科研平台,加快兴安盟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牛肉看内蒙古,内蒙古牛肉看兴安盟”。兴安盟是公认的“肉牛最佳养殖育肥带”,兴安盟肉牛住天然氧吧、饮天然泉水、吃天然牧草,因此兴安盟的牛肉深受市场青睐与食客追捧。近年来,一批技术先进、产业链条长、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先后入驻兴安盟,让“产业链”变成“价值链”,促进了农牧民的增产增收。内蒙古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兴安盟突泉县牛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是蒙东地区最大的安格斯牛养殖基地。多年来,突泉县做足“牛”文章,引领全县牛产业稳步发展。如今牛产业已成为突泉县减贫防贫、增收致富的当家产业。

由科右前旗、伊利集团、中博农公司,三方共同建设的中利牧业养殖牧场,达产后可达到2.5万头优质奶牛,是目前内蒙古全区单体最大的标准化奶牛养殖项目。中利牧业立足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培育形成了从饲草种植、草料加工、鲜奶配送到生物肥有机转化的绿色农牧业循环产业链条。为了进一步加快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兴安盟还成立了“牛联体”,构建集繁育、饲养、交易、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条,打造优质肉牛产业集群。

近年来,兴安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大米品牌、玉米精深加工、肉牛全产业链体系及全国高端奶业生产基地建设,以米产业“双百双千”工程,牛产业“双百千亿”工程为抓手,在生产环节稳定供应链,在加工环节延长产业链,在服务环节保障要素链,在输出环节拓宽销售链,全力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使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

注重产品品质 构建绿色产业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推动农牧业发展从主要看重牲畜数量、粮食产量增长到更加注重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转变,增加更多优质农畜产品供给。近年来,兴安盟坚持科技推动、创新驱动,创建“国字号”农业科技园区,形成科技先发优势,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为农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创新的翅膀。

“过去大家隔三差五就得到田间地头查看一下水稻生长情况,现在都坐在家里就能实时掌握水稻长势了。”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工作人员说。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7年9月获准创建,2018年12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评审认定,成为全国首批,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总面积686平方公里,覆盖2个乡镇、33个行政村、5.47万人口、60万亩耕地。全国农业信息化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在这里建立智慧农业成果转化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在这里打造智慧农业研发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生态农场在这里诞生。

近年来,产业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构建大基地、大科技、大融合、大带动、大加工“五位一体”产业发展格局,聚力打造绿色发展引领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休闲农业。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加销无缝对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华丽转身。

据园区管理人员介绍,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致力于全国最高端、最前沿、最实用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坚持高端农业和智慧农业有机结合,建设产业园智慧大脑——“物联网+”智慧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搭载智慧农业和科技创新两大平台,规划决策分析、交互体验等4个中心版块,配套农技专家在线、产品质量追溯等9套系统,通过物联网感知、空天地一体化遥感等手段形成产业园大数据。

在产业园的智慧大脑——“物联网+智慧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10万亩智慧农场,千余套田间信息采集、视频监控终端实现科学决策,百余套农机智能装备实现精准作业,北斗卫星、无人机、车载和手持设备应用实现空天地一体化遥感。

“请问专家什么是稀土元素?”“什么因素导致水稻倒伏?”……在智慧大脑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一些农民的提问。产业园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控10万亩智慧农场,实现与国家科教云平台的直联互通,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土壤分析、虫害预警、气象监测等全方位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全过程保驾护航。率先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掌上产业园”打通了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原来靠人工施肥一人一天只能完成30亩作业,现在用一台无人机一天就可以作业三四百亩地,一亩地节省成本30元到50元。”“采用无人机运送秧苗,4分钟就能运完一亩地需要的秧苗,省时省工又高效。”“通过无人驾驶的大型拖拉机进行大豆浅埋播种覆膜作业,农田两头误差不超过2.5厘米,一点不输于种田老把式。”这是当地对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认可。

提升市场价值 创建绿色品牌

2020年的中超联赛中,“兴安盟大米”的标志出现在武汉队主场赛场边的广告牌上,“兴安盟大米”的宣传视频也在中场休息时出现在现场电子显示大屏上。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兴安盟绿色、有机、优质的农畜产品“走出去”,兴安盟坚持走品牌化路子,努力打造绿色品牌,不断提升“兴安盟”系列品牌的影响力。

“兴安盟大米”品牌自上市以来,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十大好吃米饭”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称号,兴安盟也被授予“中国优质稻米示范基地”“内蒙古优质稻米之乡”等称号。

为了实现以品牌促效益,兴安盟乘胜追击,充分挖掘“兴安盟大米”品牌价值,将环境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有效整合全盟的水稻资源,通过全程的统一标准,提升水稻质量,快速提升知名度、竞争力和附加值。现在,“兴安盟大米品牌”估值超过180亿元,成为兴安盟农业的新名片;成功孕育出了二龙屯、绰勒银珠、魏佳米业、草原五谷香等知名品牌。

在巩固传统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兴安盟运用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手段,使之成为集中展示绿色优质农畜产品永不落幕的展览会。“十三五”时期,兴安盟6个旗县市全部被列入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每个旗县市获得2000万元国家扶持资金,共争取到项目资金1.2亿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以盟为单位实现电商全覆盖的地区。

“我现在不用起早贪黑地去市场摆摊卖菜了,每天一大早,把刚摘下来的蔬菜送到齐晓景家就行。这样不仅在家门口把菜卖了不说,收入还比以前高了,1栋大棚能多收入5000多元呢。”村民张秀琴乐呵呵地说。

她口中的齐晓景是科右前旗展翼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展翼家庭农场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大学毕业后就回乡创业,之后带领着乡亲们一起致富的80后大学生。

“看着身边的乡亲们不懂市场,只顾着埋头苦干,农产品不仅卖不上价,还常常滞销,我就想帮帮他们。”齐晓景说,在她看来,农产品只要适销对路,不愁不挣钱。

对于如何畅通绿色传统手工农产品市场?齐晓景给出的答案是,要做到电商服务“内联、中接、外誉”三位一体。内联,同城配送,解决农田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中接,与农户达成订单种植,统一管理、订单销售;外誉,通过微店、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远销,打造美誉度和知名度。

大美兴安,绿色沃土。如今,兴安盟农牧业产业化凭着一股跨越发展的韧劲,砥砺前行,惊喜不断。突出绿色、做强产业、延伸业态、强化品牌、做足营销,高质量发展的农牧业,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云帆正在兴安大地上高高飘扬。

(本版配图由中共兴安盟宣传部提供)

2022-04-10 ——内蒙古兴安盟打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8347.htm 1 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向世界递出靓丽“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