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百姓“小日子”有了“大变化”

——浙江台州市数字化改革一周年综述

椒江“海洋云仓”2.0版 李春锦 摄

台州市黄岩区瓜农天下驾驶舱(黄岩区改革办提供)

仙居县基层矛调“五环智控”应用场景驾驶舱界面 王 奇 摄

写在前面 数字化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数字中国建设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和总抓手,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基础上的迭代深化。一年来,浙江省台州市上下按照“快上跑道”的要求,在全省数字化改革的大赛道上全速竞跑,在全省设区市中第一个出台数字化改革方案,第一个完成县(市、区)门户上线,第一个实现上架“浙里办”APP数量超百个;“浙里办”和“浙政钉”日均活跃率居全省第二,“浙里办”个人用户占比、上架应用数、高频应用数居全省第一;全省“最佳应用”评选,共有11个项目入围,5个项目获评,入围数和获评数均为全省第一……同时,聚焦“两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持续“造”器中“悟”道,打造了一批具有台州特色的数字化改革“硬核”成果,释放了社会跃迁新动能,有力推动了市域治理变革。

□ 翟思德

□ 本报记者 徐 军

浙江台州人的生活,因数字化改革而不同。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看似小事,却连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2021年2月18日,浙江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一年来,这一场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性“大变革”,悄然改变着台州人的“小日子”,百姓“小日子”有了“大变化”,各项改革成果正惠及企业和市民。

创新驱动 激发发展动力

台州经济型机床产量约占全国1/3,总产值达500亿元,集群化态势发展良好。但不少企业正面临着这样的烦恼:核心零部件采购难、高精度功能部件加工难、专业人才引育难。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则在焦虑,行业智能化水平低,企业数字化转型困难,难以带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一个“数控机床行业产业大脑”,让难题逐渐破解。“点击‘入链找链’模块,一张‘我的产业图谱’即刻生成,上下游企业、相关专家、政策利好等信息一目了然,贯通全链条节点资源。”温岭市大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阮思群一边演示一边说,产业大脑还提供智库服务、设备物联、零部件团购等20多个跨应用场景。

“通过这个‘大脑’,台州市的数控机床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综合成本能节省60%,产品报废数量减少20%,刀具使用成本节省10%。”据台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统计,2021年,平台注册用户已达到2832个,入链企业393家,接入设备5000余台,服务企业774家,成为全省5个产业大脑数据仓建设试点之一。

台州市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构架,夯实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动能。目前,台州已有6个产业大脑成功揭榜,4个上线省平台,4家企业被列入“未来工厂”试点。

不止生产力迭代,台州市还通过数字化改革,为初创型科技企业保驾护航。因而克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

因而克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要超过400万元,但由于缺少抵押物、贷款收益与所承担风险的错配,让银行不愿轻易伸出橄榄枝。为此,台州市推出的“数融通”场景应用,汇集海量数据,对企业进行信用全方位精准画像。凭借着企业发展潜力,因而克拿到了路桥农商银行500万元贷款。

企业码、“政企通”、数智金融……一系列数字化改革应用正为台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便民惠民 聚焦民生关切

黄岩的瓜农分享怎么用手机“种”西瓜年产值超50亿元;仙居居民通过“智慧云”医共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三门的低收入农户不用主动申报便能获得帮扶补助……数字化改革,不仅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还为台州市民带来了惊喜不断的新生活。

针对慢性病患者、低保边缘户、退休职工等特定群体在医疗报销和补助上存在的报销流程繁琐等问题,台州市在全省首创数字化改革项目——特定人群医疗帮助应用场景“卫你办”,整合民政、人社、工会、残联等18个部门医疗政策,建立统一的政策库、人群库、资金池,将特定人群医疗过程中的事后报销变为事中同步报销,让惠民政策精准直达基层末梢。

据了解,针对群众办事服务应用种类多、注册繁、流程复杂等问题,2021年4月,台州按照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统一部署,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立足于“群众办事更省心、政务服务更贴心”,汇聚全市政务服务、城市生活、社区治理等领域场景化应用,综合集成各类便民惠企、高频刚需的民生服务,打造台州人专属的“浙里办”城市频道,并命名为“台省心”。截至目前,“台省心”合计上线数字化改革服务应用176个,涵盖“渔省心”“房省心”“学省心”“老省心”等应用,满足市民的多方面需求,进度居全省第一。个人实名注册用户数559.4万,占常住人口的90.96%,上线后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24万,单日最高活跃用户数达40多万。

这些“省心”应用为群众生活带来了显著变化,切实做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治理更高效、发展更有质量,形成“省心应用看台州”的数改金名片。

针对跨省企业、流动人员政务服务事项需“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台州市还开展了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精准服务“两外人员”。

“以前,我们外地人在台州,新生儿出生办理证件得办不少手续、来回跑不少地方,现在只要在‘浙里办’APP提交申请,就能实现新生儿的落户、医保参保登记、社保卡制作等集成办理,真是太方便了。”在温岭务工的安徽阜南人宋先生感叹道。

对于车辆年检,车主可提前在“浙里办”APP预约车辆的年检时间,处理完车辆违章,从预约专用通道开车至顺安车辆检测站,交付车钥匙、车辆行驶证后,就可以在休息大厅刷刷手机、跑步机上跑跑步、打个台球或休息等候,接下来的事情全交给工作人员。快则20多分钟,检测项目多的半个小时就能完成。

检测站没了“黄牛”,多了休闲娱乐的功能区,汽车年检从麻烦事变成了休闲时光。这都就是数字化改革创新成果惠及台州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陈夏良,台州湾新区顺安车辆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业23年,他见证了台州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在他看来,“浙里办”APP上线“台省心”模块,其中的“车省心”服务,给车辆年检服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化改革,以人为本,为人民美好生活构筑数字化生活新场景。机构检测资质、业务情况、距离等车主关心的信息,进入“车省心”都能查看。

一键触及,一屏查阅。“台省心”模块以数据链贯通应用链,让数据多跑路,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办事零次跑”。

“药省心”,提供高效的院外医药联动服务,解决特殊区域看病难,特定时期找药难,特需专家资源少等问题,实现线上复诊、处方流转、精准找药等便民服务;

“渔省心”,实现了渔船排污规范化、渔事服务便利化、渔民受益实体化,建立了渔业信用体系,解决了渔业供应链冗长、渔获销售渠道单一、渔民融资难等问题;

“老省心”,搭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系统,一键开启“智慧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省心服务;

“停省心”,一键查询附近车位,最近从停车场在哪,还有多少空位一目了然,停好车,输入泊车位号,就能实现自主登记付费……

坚持民有所呼、改有所应,台州已把数字化改革改到群众的“心坎上”:“四点钟学校”晚托服务、“怡家社区食堂”、“农村微公交”、“居家智能健康服务”……受惠群众达608万人次。

集成智治 提高办事效率

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的多跨场景打造,是数字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的重要抓手。以“事项”为切入口,打破过去各部门、各单位条块分割、条线孤立的碎片化模式,数字化改革大大提升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打个电话,就有专业的收集船和工作人员免费上门收集污染物。”近日,在椒江中心渔港,“浙椒渔77033”船长阮吉良将153斤渔船含油污水收集上交到“海洋云仓”后高兴地说。

由于船舶流动性大、单船产废量小、岸上接收设施匮乏、治污成本高等原因,渔船污染物处置难一直是个棘手问题。针对这个顽疾,台州市在全国首创“海洋云仓”智慧治污模式,运用“智能装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分类收集渔船污染物,服务覆盖进出辖区渔船1000多艘次,实现了治理成本下降79.4%。

去年7月,作为全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试点县,临海研发的防汛防台应急指挥系统数字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该数字平台融合了水利、气象等10余个部门的监测数据,一旦某项数据超警戒,平台便会自动预警。”在防汛防旱指挥中心,事务中心主任徐阳明轻点鼠标,一块68平方米的电子屏轮番切换,300余个水位监测点、150余个高空瞭望点等实时动态一目了然。

该数字平台还搭建了“点单”救援机制,通过APP上报救援信息,平台自动分析5公里范围内最近的救援队伍、救灾物资,通过系统派单,自动规划前行路线,实现了救援效率最大化。

数字化改革还体现在精细高效上。去年10月,台州天台县创新推出全省首个“摊省心”应用场景,并在城区3个街道27个点位试点运行。通过划定摆摊区域、严格设摊时间等措施,流动商贩不仅可以提前预约摊位,还能做到有序出摊。流动摊主陆玉芹说:“以后出摊再也不害怕、心不慌了。不仅顾客满意,我们也满意。”

据悉,“摊有序”应用实行积分制管理,流动摊贩的日常出摊行为都有相应的加分和扣分。通过数字化监管,有效破解了“游摊小贩经营难、群众放心消费难、行业管理平衡难”三大难题,推动城市治理更加高效精细。市民张贤销说:“之前担心食品健康问题,现在扫这个码,可以看到摊主的健康证,还可以给他打评分,就比较放心了。”

据天台县行政执法局智慧城管中心主任张浪介绍:“以前我们受理群众关于流动摊贩的投诉,包括卫生投诉、占道投诉,这些投诉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使用这个应用后,投诉率下降了大概60%。”

河南小伙杜茂申第一次来台州,一下高铁他就直奔住处。作为来台州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他享受到了台州市青年人才驿站提供的三晚免费住宿。一张身份证,一个二维码,很快他就完成了入住办理,因为相关的申请填报,他早已通过浙里办“青省心”提前完成。

方便快捷的“青省心”让杜茂申人还未到台州,就已享受到了台州的人才服务。以便民惠民、集成服务为宗旨,今年1月,团市委围绕台州青年的实际需求,打造的“青省心”服务应用上架“浙里办”,成为台州青年群体一站式服务办理的集成平台。

据台州团市委宣传权益志工部部长陈跃祖介绍,他们将原先散落在各个平台的一些青少年服务集中于“浙里办”APP,打造一个“青省心”平台。上线之后,进一步缩短了青少年群体的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而“两新组织党建质量管理”场景应用轻松管理全市4296个两新党组织、4423名两新党组织书记;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加快“数字跑腿”,全市纳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的128个项目实现缴费、领票“全覆盖、零次跑”;身后“一件事”场景应用实现死亡证明开具、户籍注销等10个环节“掌上办理反馈”,全年为群众节约办理时间近38万小时……

开车在路上,隔着老远就能看到交通信号灯上的“绿波”提示,前方的突发路况在诱导牌上提前播报,市民可根据路况信息,提早调整行车路线,避开拥堵路段。这些,都是数字化改革赋能所取得的成效。

“车辆违停、行人翻越护栏等危险行为,电子监控系统捕捉到后,会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有了城市交通大数据平台,道路交通管理就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提升了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指挥中心副主任赵道坡介绍,目前全市各交警中队均已建成交警数字勤务室,接入台州车辆大数据系统点位2000余个,民警通过“电子巡逻”日均发现警情百余起、各类交通事故几十起,准确率达90%以上。

数字化改革,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初心在于惠民利民。对于老百姓遇到的身边事、麻烦事,仙居县上线了县域矛调“五环智控”,精准破解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难、联动难、管控难、定责难”等问题,打通了矛盾调解过程中的堵点问题,将矛盾调解全流程透明化,解决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群众对办理事项不知情、办理部门不信任、办理结果不满意等问题,实现了调解过程可查溯,让矛盾调解“留痕”、可追溯;实现了不出家门就能纠纷“码”上解,有效降低了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一年来,台州公共服务半径更大了,营商环境更优了,老百姓生活更便利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了……台州数字化改革成果已经实实在在地融入了660万台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带来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

2021年,全市共有5个项目获评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70个应用被列为浙里办高频服务应用,数量均为全省第一;“浙里办”APP、“浙政钉”APP活跃度自4月份以来一直处于全省领跑。仅在2021年,“浙里办”APP的台州用户活跃度增长了4倍,全年新增注册用户215万,总数突破550万。

一年来,台州市抓牢数源建设,筑起数字化改革的雄厚基石。在全省率先推行“单轨制”,市县两级统一归集到“浙里办”的应用达到63个。同时,将民生高频应用归集到“台省心”,形成一站式服务。“健康台州”“掌上教育”等一批高频应用进驻以后,“台省心”影响力越来越大。

数字化改革是一场“硬核”改革,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性“大变革”。台州市将继续保持排头兵的姿态,不断推动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争先创优、领跑快跑,以数字化引领台州新一轮跨越发展,助力台州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先行!

2022-03-11 ——浙江台州市数字化改革一周年综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7845.htm 1 百姓“小日子”有了“大变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