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两会报道

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国际事务处处长檀结庆——

□ 王建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列为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突出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在京参加本次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国际事务处处长檀结庆说,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已经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面临更高需求。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诸多困难和痛点,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还未完全形成。

檀结庆代表认为,检察机关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综合履职能力建设,打好检察“组合拳”,实现对知识产权综合性、多层次司法保护,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和保护科技创新、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的现实需要。

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知识更新快,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品质,我国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体制改革逐渐向专门化和一体化发展。如何加强知识产权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履职能力,是加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檀结庆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鉴于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和组织性增强,知识产权犯罪目前呈现出高技术化、智能化、产业化、链条化特征,检察机关应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检察机构,在加强内部培训的同时还应注重人才引进,通过公开招录、人才交流等方式,将具有知识产权审判或执法、执业经验的法官、律师等补充到检察队伍中,尽快建立起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化知识产权检察队伍。

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尤其是专利案件,与技术革新密切相关,检察机关应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智库建设,探索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提高案件办理质效。

司法、行政机关应进一步加强涉知识产权案件的线索移送及追诉标准规范化工作,促进知识产权审查授权确权标准、行政执法标准、司法裁判标准和监督标准的统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应协同研究“三合一”审判模式下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及办理模式问题。建立三方协调机制进行专项研究,解决“三合一”审判模式下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集中管辖或专属管辖问题,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应加强知识产权有关专业数据整合共享,加快实现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以大数据助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整体提升。

2022-03-09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国际事务处处长檀结庆——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7776.htm 1 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