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聚焦

古堰沃野欢歌起 乡村振兴满目新

四川省都江堰市走文旅引领的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新路径,2021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74.53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68.57亿元

□ 本报记者 王 进

□ 何子蕊 缪 英

春节刚过,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的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内,已是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象,基地育种的蔬菜幼苗已经长到一拃高,育苗2000多方;在石羊镇的川芎产业园里,应企业邀请前来开展农技指导的种植专家,正在跟农民讲授春季管护要点,大家亲切交流,一起展望今年的好收成……

沃野平畴欢歌起,乡村振兴满目新。2021年以来,四川都江堰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成都市有关“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聚焦“兴产业、保供给、推改革、促增收”总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产业建圈强链,走文旅引领的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新路径。2021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74.53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68.57亿元,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蓬勃发展势头。

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在石羊镇竹瓦社区16组,村民李玉蓉将自己5亩多耕地里的低效果木全都清退,改种成了水稻。李玉蓉告诉记者,“春季种水稻,秋季种川芎,把耕地轮种,收入比纯粹卖果木强多了。”2021年,都江堰市大力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2万亩,大力推动精华灌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新增水稻6000亩,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

一片绿色葱茏的川芎产业园里,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正在田间地头取土采样,土地酸碱度是否达标,施肥比例该是多少?在专家的指导下,如今,都江堰市川芎种植实行了“标准化”。2021年,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在石羊镇建设总面积3000亩的花蕊里·灌县川芎产业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迈进,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建设。2021年,都江堰市不仅实现了耕地质量提升,还大幅提升了产业产能。当地老百姓称赞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天变宽,地变长”了。

据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高位强力推动、健全机制联动、加大投入拉动、完善政策促动,加快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增强。

人才保障注入活力

家住都江堰市灌口街道灵岩社区的95后大学生袁洁看中了家乡的发展机遇,2020年回乡创业。她和父亲一起在山地做起了中药材种植,还在家里做起了多肉和花草种植。2021年,袁洁参加了都江堰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袁洁说,培训对她的帮助很大,以前遇到虫害只知道盲目用药,对于田间杂草是否清理干净也不太了解。经过培训后,知道了如何科学用药,了解了外来物种该如何防治。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21年,都江堰市强化人才保障,注入乡村创新发展活力,突出农民乡村振兴“主体”地位,共开展职业农民培训2000人次,新增农业职业经理人200余名;深入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开展乡村旅游、农村建筑工匠等培训226期、8063人次,2021年入选“全国优秀农民工”1名。“全国优秀农民工”宋建明作为返乡创业农民工代表,不仅盘活了所在的川西林盘、吸纳邻近村民就业,还带动了区域群众共建共享。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石羊镇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形成了一股“创二代”返乡潮。

都江堰市创新建立首个“科技小院”专家团队,带领科技人员、研究生长期驻扎农村和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在干部配备上将优秀年轻干部向镇(街道)倾斜,大力选拔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将20名硕士人才选派到全市7个涉农镇(街道),服务产业一线。成功入选四川省基层农业博士、硕士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县;他们突出创新创业有力支撑,建成天马镇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园、聚源镇现代农业园等农业创业基地,累计孵化出园项目70个,扶持返乡创业带头人182名,获评“成都市级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示范市”。

乡村旅游强势上扬

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村更有活力,让土地更有价值,为群众增收致富,是都江堰市的重要法宝。据介绍,2021年,都江堰青城山大通社区的问花村以花为媒、青山为底、江河为脉、绿道为轴,打造村美民富的示范模式,让“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的都江堰可感可及,有效推动了游客‘流量’向消费‘留量’转化。

成都市民杜女士一家几乎每个天晴的周末都会到迷迭香农庄度假,她看中的是这里的闹中取静、淳朴自然,以及乡村的生态美味。据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全市启动川西林盘保护修复16个,新增3个A级林盘景区,3A级林盘景区达到11家。在杜家墩子林盘景区,迷迭香农庄、桃花岛等各类民宿,已经形成了一个休闲度假的小生态圈。

都江堰市积极开展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重点村创建,推动玫瑰花溪谷、融创文旅城申报AAAA级景区,推进11处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启动建设精华灌区“天府蓝网”示范项目4.5千米,实施生态修复48.3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赵公山获批国际山地旅游联盟(IMTA)首批国际山地徒步旅游示范点。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都江堰市将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引,主动创新作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聚焦构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聚力建设“五个乡村”,让乡村成为乡愁寄放所、诗意栖居地、价值新风口。

2022-03-09 四川省都江堰市走文旅引领的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新路径,2021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74.53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68.57亿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7751.htm 1 古堰沃野欢歌起 乡村振兴满目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