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菊花 于武龙
近日,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长发村,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井井有条的院落和干净整洁的街道。宽阔而干净的硬化道两旁有序地排列着村民的院落,房上的缕缕炊烟将人恍然带入了一个童话镇。同行的村书记介绍道:“我们这里是全盟的美丽庭院示范村,每个月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庭院整洁评比,年终累计总分,村民可以根据得分兑换想要的生活用品。”
不远处的秦启林看到村书记一行人走来,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坐。“你看,这房子是2012年危房改造时政府给盖的新房,很好住,还有暖气,宽敞明亮,当年我就搬进来了。”秦启林笑着将大家带进了屋。一进门,热乎乎的家里将人与冰天雪地的世界顿时隔开,房间里挂着的一幅字最先映入眼帘,金框红底的匾上写着“鼓奋进之气励脱贫之志,感政府之恩谢扶贫之情”。这是当年扎赉特旗教育局在帮扶秦启林脱贫后写下的。谁能想到,眼前68岁的秦启林曾经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从危房改造到庭院经济的发展,秦启林无一落项,都享受到了。
庭院经济是长发村的特色之一。不同于一般的种田,这是当地政府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结合本村自然条件和各农户庭院空间、劳动力等情况发展的。目前,当地把种植剁椒作为发展庭院经济,带领群众实现增收的突破口。秦启林家的小院正是庭院经济的典型代表。
在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帮扶干部在和秦启林多次沟通中得知,秦启林对养殖比较感兴趣。于是在各种帮扶鼓励下,秦启林开始自主发展产业,他在庭院里养过鸽子和肉鸡,也种过大葱和剁椒。长发村村支部书记李晓辉算了一笔账:“剁椒一斤的收购价大约是0.8元~1.2元,再除去一些成本,一亩地纯收入3000元左右。他们家有4亩地,也就是收入差不多1.2万元。这对他们老两口来说,已经不少了。”同时,秦启林还被聘为长发村的清运员,负责维护村里道路的干净整洁,每月500元的补贴,这样一年又能增加6000元的收入。就这样,秦启林“贫困户”的帽子慢慢摘掉了。
为巩固脱贫成果,引导全村贫困户继续发展庭院经济,长发村借鉴附近其他村的种植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和农产品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这样一来贫困户的致富路可以走得更扎实了。
如今的长发村,家家户户都依托脱贫产业园发展庭院经济,对于老百姓而言,除了感觉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之外,最大的改变是他们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在新的一年里,村民们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精神抖擞地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