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烽火岁月 英华绽放

——龙岗革命武装斗争历程速览

1900年10月,庚子首义(三洲田起义),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第—枪在龙岗沙湾打响,龙岗民众踊跃响应。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一次东征,周恩来作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随军出征,曾在龙岗、平湖传播革命思想。

1926年5月,平湖山厦,深圳地区首个村级党支部建立。大革命失败后,党的活动处于低潮,但山厦党支部始终坚持斗争,山厦地下交通站始终与党中央、广东省委保持着秘密联络。

1937年,抗战爆发后,平湖特别区委成立,积极统领抗日动员活动。山厦农会骨干纷纷投身抗日,成为驰骋广九线的东纵劲旅“飞鹰队”的战斗骨干,并不断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接续奋斗。在深圳党史中,山厦党支部是一面“不倒的红旗”。

龙岗,南北贯穿广九铁路交通线,东西有布龙、横龙坪路网相连,位处兵家必争的惠莞深交通要冲;抗战时,布吉、沙湾、横岗、平湖、龙岗五墟均驻有日伪重兵,实为华南抗敌斗争前沿。龙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与敌寇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1939年9月,横岗鸡心石伏击战,打响龙岗人民对日第一仗,振奋军心民心。爱国华侨官文森(祖籍龙岗盛平)组成文森女子救护队直接回国抗战,成为华侨抗日的一面旗帜。

1940年9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布吉上下坪召开会议,确立了坚持敌后抗战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东纵武装斗争的重要历史转折。

1940年9月始,包括龙岗在内的东江地区抗日局面逐步向前发展,铜锣径伏击战、丹竹头夜袭战、八仙岭立体战、凤凰山袭击战以及广九交通线系列破袭战、反十路“围剿”斗争等等,连连给予日伪重创,一场场胜利,永远载入龙岗革命乃至深圳革命史册。

1942年1月,华南抗日武装的第一部电台在龙岗甘坑村组装并发报成功,自此与延安党中央建立起直接联系。党对华南抗战的领导进一步加强。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龙岗革命军民依托坪山、羊台山、大岭山三大根据地,坚守梧桐山、鸡公山、凉帽山等游击区,在抗日情报、物资收集,全民抗日宣传动员,对敌作战支援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华侨、青年、妇女和全民抗战的示范区。

龙岗,在蜚声中外的文化名人和国际友人大营救中功勋卓著,大部分被救人员在此休整中转,留下不灭的历史记忆,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生命通道的重要一环。

解放战争时期,反“清剿”三大激战,龙岗军民英勇参战,踊跃支前。其中,山子下、红花岭战斗均发生于今龙岗区域。“江南大捷”被誉为“广东游击战场的光辉战例”,红花岭成了英雄岭。

龙岗英雄人物辈出,544名(含坪山、大鹏)革命烈士永垂青史。红色大侠曾鸿文首批勇闯港九抢运战略物资并打通文化名人营救通道;东纵飞鹰队鏖战惠东宝,黄友小鬼班喋血广九,获中央命名褒赞……

黄光、叶源、李群芳、曾强、张玉荣、张启秀……—个个英雄的名字光辉闪耀,千古流芳。

龙岗,作为深圳重要的革命老区,不愧为革命红区之典范。

山川有英灵,薪火永相传。红色基因在,信仰毅而坚。

我们坚信,英雄的土地,必有英华绽放!

2022-01-24 ——龙岗革命武装斗争历程速览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6785.htm 1 烽火岁月 英华绽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