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杰华
□ 本报记者 邢成敏
“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错落有致的村居民舍,清澈见底的小溪池塘……”说起回乡创业的原因,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文溪乡金马村村民林泽成笑着说:“环境是重要原因!现在发展好咯,不仅环境变美,产业也搞起来了!”
“林泽成眼里的改变,得益于我们探索的‘乡村巡回例会’工作法。”文溪乡党委书记明波涌向记者介绍,“乡村巡回例会”就是把乡镇每月要定期召开的党建、综治、计生、乡村振兴等工作例会进行整合,放到每月工作排名先进的村去开,其他村共同参会,既发现别人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大程度调动各村比学赶超的氛围。
“巡回例会”是“标准答案”
2018年下半年,文溪乡的“户户通水泥路的清爽工程”在脱贫攻坚的节骨眼上被耽误了下来。各村通过走访摸排,找到了共同症结——因为老百姓认为各村补偿标准不一样,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同年10月,在金马村召开的“巡回例会”上,各村代表热烈讨论,乡党委制定出全乡的“统一标准”:村民投工投劳,政府予以补偿,屋前入户道路30元/平方米、晒谷场15元/平方米、排水沟渠25元/米;确无劳动力的农户由工作队和后盾单位帮助解决。一个月后,全乡“户户通水泥路的清爽工程”完成率达100%。
“每当我遇到了什么工作不会干,巡回例会上都能找到标准答案。”金马村时任党建扶贫助理员林安娜说,党建档案不会做,巡回例会就会发工作提示;工作台账不规范,巡回例会就会有注意事项。
“‘巡回例会’是‘样板房’‘标准间’,会议根据各村提出的问题,形成一张共性问题清单,对共性问题进行再次研判,找准问题的症结,‘点穴式’化解,‘制度化’推进。”据明波涌介绍,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巡回例会”已经形成了一个规范的流程,并在全县推广。
为了高质量开好“巡回例会”,各村党员干部和工作队首先深入村组团寨、下沉到户到人进行摸排,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诉求。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能在村里化解的在村里化解,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村级无法化解的问题梳理形成“民情台账”、列出问题清单,作为“巡回例会”的研究解决事项。
乡党委则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以及各村工作实际进行分析研判,选定“巡回例会”的召集村,并对会议时间、参会人员、议事范围、决策落实等进行规范。在会议内容上,既涵盖全乡工作的方方面面,又突出各村的“家长里短”。会议上,针对各村需要乡党委帮助解决的问题,参会人员群策群力,共同商讨,乡党委书记对各村工作情况进行点评,作出部署。“各有各的问题,各有各的办法,但只要能及时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都是‘标准答案’”是时任乡党委书记储永和的“名言”。为确保巡回例会权威高效,文溪乡党委把例会决定事项列成“任务清单”,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并要求限时办理。
“巡回例会”是“流动红旗”
在任职文溪乡副乡长之前,谢乐是下宝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表示,“巡回例会”是一面“流动红旗”,每个村都想要得到这面旗子。
谢乐说,2017年9月,第一次接到全乡的工作例会将在下宝村召开的通知时,他既紧张又兴奋。为了打响“第一炮”,这个群众眼里的“实干派”立即召集村委班子,认真梳理前段工作,总结出“组长带头动起来,一块钱能办两块钱的事”的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鲜活的事例、扎实的“干货”,让前来参会的兄弟村受益匪浅。水屯村在下宝经验的基础上,在每个组增设了女组长,调动起“半边天”的力量,村里的面貌“换了一片天”。
第二个月,金马村评上了全乡的先进村,拿到了“巡回例会”在金马村召开的“流动红旗”,村党支部书记黄万彬是一路哼着小调回到村里给大家报喜的。开会那天,各村参会人员把金马村“大评小奖”整治环境卫生的经验“学到了家”。朗溪村还在金马经验的基础上实行“双激励”,不仅给每周评选出来的“最清洁户”奖励扫把、洗洁精,还在获奖户堂屋前挂一面流动红旗,进行物质、精神“双激励”。这样一来,大家谁也不甘落后了。在全县的评比中,文溪乡8个村有5个村位居前5名,朗溪村还一举评上了“全县最美村部”。
“‘巡回例会’营造了学习先进村、鞭策滞后村的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文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井芳说:“每次例会所在村总结出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都能为全乡各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大家聚在一起,现场交流互动,更利于挖掘工作亮点,认识自身不足。”
“年底的评优评先是乡党委最犯难的,8个村每个都很优秀。”说话间,明波涌面露喜色。
“巡回例会”是“科室会诊”
水屯村村民黄奶奶养育了3个子女,儿子常常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和嫁到下宝村、朗溪村的两个姐姐“扯皮”,各村干部每次上门去做工作,却往往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奏效。问题被提上“巡回例会”研究解决,3个村的村干部分别带着3个子女在水屯村“摆了一桌”,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不推诿赡养责任。
“‘巡回例会’就好比‘科室会诊’,汇聚各方力量,专治基层治理的各种‘疑难杂症’。”据明波涌介绍,各村难以独立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如,跨村矛盾纠纷、地质灾害等复杂事项或突发事件;乡村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如,各村土地增建挂钩、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乡村振兴工作推动中发现的新问题,如,农村“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比排场”的不良风气,“巡回例会”都能够很好地解决。
在朗溪村,“国网改造”工程一度因为部分村民不肯让步而停滞不前。“巡回例会”上,村干部说出了摸排到的原因——电力部门施工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不考虑老百姓的利益,群众心中有怨气。找到了原因,明波涌代表乡党委马上和电力公司协调,化解了群众怨气,“国网改造”得以顺利推进。
“‘巡回例会’制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历次检查考核评估中,各村工作队守望互助的情景,让朗溪村第一书记、县政协干部李朝阳感受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