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艺术为笔 描绘美丽乡村“五美”画卷

浙江桐庐县联盟村借助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和“稻香樱语”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契机,以“艺术乡村”为抓手,打造集环境美、产业美、乡风美、和谐美、制度美于一体的美丽乡村3.0先行地

□   应致远    许智灵

2021年以来,浙江省桐庐县百江镇联盟村借助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和“稻香樱语”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契机,以“艺术乡村”为抓手,打造集环境美、产业美、乡风美、和谐美、制度美于一体的美丽乡村3.0先行地。

人在画中行  移步皆盛景

“我们在网上看到这里的稻田很美,慕名而来,来到这里感觉现实比图片还要漂亮,特别是风吹稻浪‘沙沙沙’的声音让我一下子找回了小时候的记忆。”金秋时节,自驾前来桐庐旅游的上海游客章女士和家人们在一片金黄的稻海前拍照打卡,她说,联盟村的田园正是不少市民心中乡村旅游的向往之地。

人在画中行,举目皆金黄,移步皆盛景。丰收的季节,是联盟村最美的季节,不仅美在山水,美在田野,更美在丰收的笑容里。

同样有此感慨的,还有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省散文学会的作家们。

10月份,“故乡岁月 文化振兴”2021桐庐百江田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暨全国著名作家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联盟村举行。白天,割稻、晒谷、挑担、脱粒……作家们与游客、村民一起体验农事活动,感受丰收的喜悦;夜晚,他们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创业者畅谈村里的文化发展、文创产业,谋划共同富裕的路径,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作为百江人,我很自豪,相信若干年以后,随着百江农文旅融合的不断发展,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文人、游客,让更多的乡亲富裕起来。”在联盟村,百江乡贤、鲁迅文学奖得主陆春祥这样说。

金秋的联盟,“客人”特别多。来到梯田,眼前的自然景观让不少游客驻足停留。附近的村民说,这里原来是一块荒芜的茶园,不仅产出效益低,还阻断了两个自然村的来往通道。联盟村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以“改田成景”的理念将这块茶园改造成景观梯田,打造出一个“农田花园”,春季油菜、夏秋稻谷,成为游客体验田园慢生活的打卡点。

2020年,百江镇在联盟村举办了首届田园音乐节,邀请国外知名乐队进行艺术表演,美妙的音乐传遍了整片田野。同时,还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等形式开展农产品营销售卖,30余家国内外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其中由新华网制作的《稻田里的音乐会》视频播放量近100万。

“完善艺术村布局是美丽乡村3.0建设的最优途径。”对于乡村日益变“美”,联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臧社军介绍说,村里规划了一条“最美文化带”,通过拆除破败建筑、围墙退让等方式,打通大樟树乡村会客厅、麂坞岭剿匪战遗址、臧槐诗词文化墙等当地文化节点;坚持文化赋能,挖掘乡贤资源,成立浙江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散文学会创作基地,不断讲好联盟故事。

来自江南大学的教授团队还设计了一系列优秀作品,融合了本地诗词文化、田园音乐文化,像彩云亭、网红篮球场、秀美樱花谷这样的网红打卡点,吸引着不少游客前往观赏游玩,感受美丽乡村的自然山水风光。

近年来,联盟村创成国家级森林康养小镇,镇域生态光伏项目全覆盖,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全域主要河道I类水质达标率100%,重现了“山风不动白云低,云在山门水在溪”的诗画情境。

业态谋创新  村民钱袋鼓

环境美了,产业自然也得跟上。

“我们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了24个项目,其中比较典型的有3600余立方米的淡水沙滩,是我县首个集田园风光、海岛风情于一体的‘桐庐版马尔代夫’;深化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借助美丽乡村3.0建设契机,在传统山区美丽乡村建设中谋求业态创新,现代农业孵化园就是典型代表。”臧社军说。

联盟村深知,发展产业是美丽乡村3.0建设的最大根本。

该村通过提升改造,将抛荒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合作社通过农作制度创新、稻菇轮作、千斤粮万元钱等多种方式,大大提升了粮田的亩均效益,单此项田租收入每年为村民增加130余万元收益,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与农民致富双赢。

方雪勇在联盟村可以称得上是“本土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大山里的粮田奏起了丰收的凯歌。2007年,方雪勇回到家乡联盟村,他改变传统发展模式,组建桐庐农发粮油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完善基建,引进现代化农业生产操作技术,生产成本下降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实现了增收。他还实施“稻鳖共养”项目,把甲鱼放入稻田吃虫,甲鱼的排泄物还能给稻田施肥,既养了甲鱼,又肥了土壤,该项目亩产值更是达到1.5万余元。

现代农业让粮田效益直线上升,合作社生产的“稻香樱语大米”获评“浙江好稻米”金奖,在全省都小有名气。“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鼓足了村民的钱袋子。联盟村村民徐有海的妻子原本在家做手工,每天的收入只有几十元,进入合作社工作后,她的月工资增加了1000元。毛竹种植户王少青购买稻谷壳铺在毛竹林里,温暖的土壤让竹笋提前破土上市,实现全年增收10万元。

除了农业,在联盟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个个“创业梦”正在被点亮。

“如果夏天来,你一定会更爱这里,村内有网红龙鳞坝、蛇形坝、淡水沙滩等免费景点,是戏水的好地方。我们村的资源很丰富,不少村民抓住商机,将房屋改造为民宿,村里的榔树下精品民宿和落苏小筑民宿都挺不错的。”在村口,村民陈大哥热情地介绍说,“2021年又有两家民宿先后开张,目前还有5幢在建,随着旅游项目不断丰富,不少人都有经营民宿的打算。”

联盟村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收储闲置低效农房等方式,推动各类资源、产业和功能优化融合提升,精心打造民宿产业带、稻梦空间产业园等产业空间。随着七彩民宿集聚区的建立,截至目前,该村已新增精品民宿15家,产业集聚效益初现,村民从“离家”变成“返家”,自主创业热情高涨,美丽资源正逐步转化为美丽经济。

“夜话”挣积分  劲吹文明风

“骑电动自行车请戴好头盔!”在联盟村冷水下自然村道路上,一个提醒过往村民戴好头盔的喇叭引人注目。“这是我们村沿省道安装的智安监控,可以智能抓拍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村民安全。”臧社军介绍说,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联盟村以数字治理为抓手,在最美戏水带沿线安装8个水边智能预警系统,防汛和防溺水两手抓。同时,为全村32名独居老人安装“24小时管家”,守护老人居家安全。

村里有了智慧平台,村务公开、垃圾分类等信息都能第一时间传送显示。“这也促使我们的基层治理颇有提升,信访率同比下降18.5%。”臧社军说。

基层治理的提升同样也得益于文明乡村的不断推进。在联盟村,“新村夜话”有其独特的名字——“夜话银行”。

“本来就想力所能及地帮个忙,没想到我拿到了30分积分奖励。”联盟村村民姜田荣看着自己的“夜话存折”开心地说道。

姜田荣是村里率先开办民宿的村民之一,前不久,他在家里开展了一次“新村夜话”,向村民分享他的创业经验。近日,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村里有三户村民开办起了民宿。而姜田荣也为自己“挣”得了“夜话银行”30分的积分奖励。

联盟村在开展“新村夜话”过程中,推出了“夜话银行”新机制。村“两委”把每一次夜话都标记了相应的分数,无论是村民还是党员干部,在“新村夜话”中提出建议,发言积极,就会获得相应的分数。村民可以凭分数在联盟村的“百分驿站”中兑换相应的产品;党员干部通过参与夜话获得的分数,可以兑换相应的先锋分,先锋分将是农村党员在评奖评优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夜话银行”的积分是联盟村的“硬通货”,不仅可以在兑换站换到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还可以用于兑换“夜话银行”开发出的开瓶器、胸牌等本村IP文创纪念品。村民也可以消耗积分,参与盲盒抽选,选择纪念品。

截至目前,联盟村一共进行了14场“新村夜话”,通过“夜话银行”搜集民生需求33个,解决民生需求30个,问题解决率达91%。

“我们将继续以农旅、文旅、工旅、乡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金、科技变效益,努力探索出共同富裕在乡村的实践之路,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贡献联盟范例。”对于未来,臧社军满怀信心。

2022-01-07 浙江桐庐县联盟村借助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和“稻香樱语”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契机,以“艺术乡村”为抓手,打造集环境美、产业美、乡风美、和谐美、制度美于一体的美丽乡村3.0先行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6362.htm 1 艺术为笔 描绘美丽乡村“五美”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