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信之苑

开网店遇“耗子” “盗图抄店”黑手当斩

□   徐晓风

自家网店花心思花精力还花费巨资做出的陈设美图,被人跨平台“盗图抄店”,找上门还被怼?监管终于出手了。山西省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对一家跨平台“盗图抄店”网店给予10.5万元的重罚,被盗图不堪其扰的江苏徐州这家天猫家具网店店主激动地给市场监管部门送去了锦旗。这是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治理跨平台盗图抄店又一典型案例。

据悉,此前江苏、浙江两省市场监管部门已分别查处过跨平台盗图不正当竞争案行政处罚案。近日,中国工商出版社在深圳组织召开电商行业盗图抄店行为规制暨反不正当竞争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治理“洼地”需多方携手共建协同机制,而市监部门多次斩断“黑手”的成功案例,也让苦于被“盗图抄店”的中小原创商家看到了曙光。

商家诉苦

百万元设计成本被照搬

所谓“盗图抄店”,就是指电商平台涌现出大量跨平台盗用商家原创爆款商品图片的现象,这些被业内称为“耗子”的人通过盗用商品图片甚至是抄搬原创店铺的页面信息和商品资质证书等,让消费者产生混淆,误以为是正规原创店正品,实则是以次充好低价诱导消费者购买高仿同款、假货,恶意不正当竞争。

不讲武德的“耗子”,困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网店主:比如浙江绍兴有一家在天猫年销售超5000万元的窗帘店,每年投入百万元拍摄产品的宣传图片,力求创意、美感和高级感,同时也有专职的美工做店铺的平面设计。每款产品都有检测报告,一套产品光检测甲酫就得600元起步。可是几年前,在其他多个平台上冒出几十家抄袭店铺,产品的网页、检测报告都直接“拿来”,该天猫网店主四处投诉却收效甚微。目前,有案件已经在市监部门立案查处。

相对于大网店来说,中小原创商家的创意更容易被“耗子”拿来主义。此前《扬子晚报》记者采访过的南京一家淘宝店主也饱受侵权困扰:学习设计的小夫妻俩自己开了一家工作室,喜欢上山下乡,捡拾有特色的植物做成创意画或者钉子画等等挂在网上小店出售,可是小店里每次一出新品,总是很快就会在网上出现“高仿”,照片被盗用,价格还很低,弄得小夫妻俩不得不停止上新图,改做高端订制路线,消费者提出自己的要求后再一对一设计:“这样创意在我脑子里,别人总偷不走了吧。”店主很无奈。

据广东东莞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介绍,这些盗图的“耗子”有的一年能赚两三千万,尤其对服装来说,仿冒的成本很低。这也是女装最大的问题:产品没有壁垒,只能不断上新,而盗图的没有库存,没有拍摄成本,只负责运营,卖货,虽然原创店铺不断在投诉,但就像“打地鼠”,耗子们从一个洞躲到另一个洞,还会刷单推广,防不胜防。

监管出手

多个较真商家维权成功

面对跨平台“盗图抄店”维权难现状,今年来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纷纷立案,对恶意竞争的跨平台盗图商家进行查处:比如今年7月,江苏常熟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一起网店盗图案,盗图者不仅盗用了产品模特图,甚至连产品质检报告、商品详情页(装潢)、包装图均被一键照搬。盗图网店销售量显示,其月销量达9000多单,价值200多万元。因该盗图行为已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仿冒混淆行为,并存在无证经营和虚假宣传,江苏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案商户处以罚款5万元。这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对网店跨平台盗图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后处理的全国首例案件。

还有前文提到的徐州知名家具网店被盗图案:7月12日,这家天猫家具旗舰店举报称:位于山西太原的其他平台一家网店存在擅自在店铺中使用其商标、产品主图、商品详情页(装)等问题,足以导致混淆,涉嫌违法金额达380万元。经太原市场监督管理局查明,太原这家商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虚假宣传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罚款10.5万元的行政处罚。

山西太原家具案中徐州这家天猫店的知识产权代表邓小姐介绍说,店铺是接到消费者投诉,说在某电商平台那买了自家商品,但收到的东西货不对板,这才发现被其他平台商家盗图抄底案了。自家店举报后监管部门迅速下架了侵权链接,给予行政处罚,还发现了对方1分钱刷单的问题,特别给力。而山西太原市监局网络交易监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不正当竞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严重扰乱网上经营秩序,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对于网络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执法关键在于加强取证技术手段的研究,也要与各大电商平台建立互通机制,多方配合。

在深圳研讨会上,多位参会的市场监管人员也认为,从违法动机和违法行为的客观效果看,网店盗图抄店的实质还是获取不正当竞争机会,尽管其违法行为的客观效果具有侵犯多重权益的特征,但最显著的特征仍在于侵犯市场的公平交易秩序。

平台经验

加入原创保护多卖近三万

阿里巴巴平台治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解决盗图问题包括平台域内与跨平台域外两个维度的解决方案举措探索,目前就阿里方面来说,平台域内有通畅透明完善的投申诉机制,以及阿里探索的保护原创商家的“原创保护平台”和“AI虚拟模特”等举措。

详细来说,阿里在平台上首先用技术手段保护品牌,96%的疑似侵权链接一上线即封杀,数以亿计的商品会通过系统自动去识别,用区块链技术给那些原创首发的品牌上链保护。第二,成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和品牌权利人合作、联动。当发现有卖假货的人或窝点,会及时提供线索给执法部门,打击了很多线下侵权行为,也赢得了国际信任。据不完全统计,加入原创保护的中小商家平均比没加入的平均半年多卖近三万元。

知识产权涉及领域很广,包括产品创意、外观、图形甚至气味等等,阿里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主要还是保护首发创意、款型以及短视频、图片等等,发现后首先会限制盗袭者的权限,要求整改、移除侵权信息,对侵权行为严重的,删除整个商品链接。如果店铺盗用,会对店铺进行升级管控和限制。另外平台也会从源头上鼓励小商家创新,避免盗取他人原创成果。比如淘宝每年都会举办造物节,展示很多好创意,实现由堵到疏、从制造到创造的驱动。另外对平台域外的跨平台盗图抄店,也会呼吁加强跨平台之间的合作协同治理。

专家呼吁

治理需共建协同机制

“网店盗图的本质并非是为了图片,而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交易机会,盗图商家所售的往往是假冒伪劣商品,属于变异的新型售假行为。”深圳研讨会上,中消协消费监督部主任张德志认为,“盗图抄店”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甚至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他呼吁,对这类现象,执法部门应多管齐下,对反复盗图抄店者应予以民事、行政、刑事追责,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及中小商家的创新创造,促进消费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研讨会上,中国工商出版社智慧监管与社会共治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发布了《电商行业“盗图抄店”不正当竞争治理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部分平台针对“盗图”的投诉机制和通道不畅,原创保护机制也不完善,建议由监管部门牵头,建立跨平台维权和不正当竞争监管机制,帮助商家更好有序成长,保护真正做原创的好商家。

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不正当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表示,总局近期发布《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就对网络领域的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和规制要求做了全面细化,为互联网竞争行为的公平公正,提供坚强的制度基础,从根源上鼓励和支持创新,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而解决互联网领域的商业顽疾,净化网络市场环境,需要多方齐抓共管,各大电商平台积极作为,提升合规能力水平,畅通投诉处理机制,对盗图抄店的平台要加大巡查管理力度,对纵容甚至包庇盗图抄店的,要压实平台治理责任。构成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关要加大监管力度,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网络竞争秩序。

2021-12-2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991.htm 1 开网店遇“耗子” “盗图抄店”黑手当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