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引进一根苗 种下一棵树 成长一片林

安徽泗县采取多方引智、多点引流、多元培育的方式,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

□ 张 飒

近年来,安徽省泗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把人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方引智、多点引流、多元培育的方式,实现了“引进一根苗,种下一棵树,成长一片林”的人才扩散效应,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强劲人才动能。

“多方引智”持续“增智赋能”。发挥“人无我有”的平台优势“吸引人”,依托全国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等人才平台,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集聚地,推动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1800余名大学生来泗县实习实践。发挥“人有我优”的政策优势“留住人”,实施“领军型人才汇智”行动,发挥泗县籍在外人才优势,建立“泗县人才智库”,通过“关系不转、户口不迁、来去自由”的柔性方式,“一人一议”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帮助推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31个;制发《泗县大学生招引工程实施办法》《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回引”工程实施办法》,不论户籍、不设壁垒,回引党政人才37人。发挥“人优我特”的发展优势“激励人”,利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区位优势,农机装备、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集群优势,通过产业链“龙头”牵引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产业人才就近集聚、干事创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人才干事环境和考核办法,逐步打造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

“多点引流”推动“能人”下乡。聚焦乡村规划、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乡村急需人才重点领域,集结教育、医疗、农业、人社、商务等各部门骨干力量和精英人才,采用“人才下乡”和“送技进村”相结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栽下人才“好树苗”。实施“尖兵驻村”行动,按照“因村定人、派需结合”的原则,从农业农村、水利、交通等与乡村振兴工作联系密切的部门选派319名帮扶干部,驻171个村推动产业发展、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实施“千医下乡”工程,持续落实《关于促进城乡卫生人才双向流动的实施意见》,畅通县城医疗卫生人才下沉锻炼、帮扶指导通道,选派150名医疗骨干力量下沉乡镇卫生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实施“星火教育”工程,持续落实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推动400名教师和130名实习教师到农村学校教书育人。实施“送技进村”工程,建立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推动330名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入村开展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创业辅导等服务,指导帮助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800余件。

“多元施教”育好本土“新才”。实施“泗水才林”本土新兴人才培育计划,链接整合人才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师资要素资源,引导各类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一线中提携新人、相互成长,分类开展专业理念、业务知识、实践技能等“点对点”“传帮带”式培训,带动农村本土人才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农业产业人才,流动开展农业经营管理型人才培训班,利用农闲时间开办“农民夜校”“农民大讲堂”,针对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产业技术指导和经营理念培训430余人次,为7000名脱贫户和农民提供自种自养脱贫技能培训,培养一批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治理人才,制定乡村“学法模范户”“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推选和培养工程计划,培养乡村法治人才,建立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库,推动网商经营人才全村覆盖。培育农村服务人才,开展乡村医生“万医轮训”,下派医生“手把手”为本土乡村医生提供中医药技术、慢性病、传染性疾病防控等项目培训,提升190余名基层医生医疗水平,组织人才就业专家开展“五项清单”就业服务,为13个镇村扶贫车间开展就业帮扶、提供技术指导。

2021-12-22 安徽泗县采取多方引智、多点引流、多元培育的方式,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913.htm 1 引进一根苗 种下一棵树 成长一片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