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推进“快办行动” 提升服务质效

福建福安市推动人社领域“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福建省福安市自2020年被人社部确认为“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改革试点以来,持续推进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有效实现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以高效便民成果夯实了改革成效。

福安市人社局按照“能减尽减、应合尽包、加强服务、强化风险”工作思路,积极推动人社领域“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梳理事项 优化流程

能减尽减

福安市对公共服务事项逐一进行梳理,坚持材料能减尽减、时限能压尽压,列出服务事项最优清单。

精减再造,优化流程。围绕10个企业群众眼里的“一件事”,对包括企业招用员工、高校毕业生就业、职工退休、申领社会保障卡等“打包办”办事场景涉及的86项服务事项以及聚焦高频服务事项“提速办”的25项备选服务事项、网上办事大厅65项人社服务事项开展全面梳理,将多个服务事项整合为企业群众眼里的“一件事”,实现多个关联事项“一次办”。

缩减时限,能压尽压。通过提前审、网上审等多种方式,将15项“提速办”事项全部达到或超过部定压缩标准,较改革前时限平均压减至50%。其中,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就业创业证》申领等工作,提速后实现即时办结,提速率达到100%。

推进行动 跟踪对接

应合尽包

“打包办”事项的关键在于做好“减法”、用好“加法”。福安市通过明确整合标准、整合窗口服务、增扩打包事项、优化业务培训,有效实现应合尽合。

明确整合标准。7月1日,《福安市人社局关于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实施方案》印发,明确了10个(81项)打包“一件事”、15个提速事项,为深化改革划定标准框架。

整合窗口服务。福安市人社局下属社保中心、城乡保中心、机关保中心、劳动就业中心、人事人才服务中心,完成内部窗口综合柜员整合,实行人社业务无差别办理,由“群众”跑腿变为“柜员”跑腿。

增扩打包事项。按照“应合尽包”标准,坚持“不完全对应、但完全包容”原则,进一步拓展关联事项范围。例如,职工退休一件事在已打包6个关联事项基础上,扩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受理接收事项,把业务流程衔接紧密、关联程度高的内容实现“应合尽包”。

优化业务培训。组织人社系统全体窗口人员,开展以10个打包场景办理一件服务事项为内容的三场大型业务提升培训,确保人员熟悉全部业务。

执行规范 服务标准

一窗通办

在“快办行动”中,福安市抓好标准贯彻落实,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快、通、管、评”落地见效。

促进“快”,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推进打包办理,企业、群众在办理“一件事”时,只需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办理。提速办理,对可一次办好、立等可取的即办事项,服务时限不超过30分钟。2021年来,福安市已实现企业群众办理企业招用员工“一件事”20笔、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一件事”15笔、失业“一件事”23笔、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一件事”26笔、申领社会保障卡“一件事”11,000笔。

促进“通”,优化窗口通办。实行综合窗口,实现人社各项业务“一窗通办”。市民只需取一个号即可享受一次办理服务(包含养老、就业、失业、招聘、档案管理等),让其感受到“等时少、办理快、服务好”的优质体验。

促进“管”,提升制度监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五制”“四公开”“三亮明”服务规范,根据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要求,修订完善服务指南,向社会作出承诺,保障优质服务质量。

促进“评”,优化服务评价。办事群众可通过窗口评价器、二维码、取号机、微信公众号广泛开展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重点关注企业群众对“快办”相关事项的感受和诉求,开展实施效果评价及跟踪调度。

(福安市委改革办供稿)

2021-12-20 福建福安市推动人社领域“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845.htm 1 推进“快办行动” 提升服务质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