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数字技术驱动水务管理新变革

深圳市福田区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为内生动力,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在精细化管控上深入探索,完美构建智慧水务体系,初步打造出智慧水务领域独具特色的“福田模式”

福田区成功构建“1+1+1+8”一站式水务管理平台体系,即一张水务基础设施网、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应用平台会同排水监管、河湖管理、防洪排涝、工程管理等八大业务应用系统,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驱动水务管理实现全面变革,为智慧水务建设注入全新动力。

□ 叶仕春 郑杳勤

近年来,随着治水战略与水务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深圳市水环境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果。当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水务管理水平,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果,实现水环境管理“长制久清”,已成为水务治理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党的十九大“数字中国”建设要求的指引下,深圳市福田区水务局积极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在城市水务精细化管控上面深入探索,成功构建新型智慧水务系统,初步打造出智慧水务领域独具特色的“福田模式”。

“福田智慧水务平台”是打造智慧水务管控“福田模式”的利器。通过平台建设,运用5G、AI、IOT、GIS、BIM等先进技术,福田区成功构建“1+1+1+8”一站式水务管理平台体系,即一张水务基础设施网、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应用平台,再会同排水监管、河湖管理、防洪排涝、工程管理等八大业务应用系统,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驱动水务管理实现全面变革,为智慧水务建设注入全新动力。

技术创新

打造水务管控新生态

福田区充分利用现技术手段,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水务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5G+AI技术。福田智慧水务平台以5G摄像头为前端,利用AI技术进行机器学习,从而构建水务知识图谱,实现了AI智能预警。5G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低功耗、安全可靠的特点,被福田区水务局广泛应用到视频信号传输上。AI分析系统,主要应用于找寻水务管控过程中的人工管理盲点,通过机器自学习对河道垃圾、排口监测等场景进行识别分析,为水务管理提供预警功能。

IOT+GIS技术。基于IOT技术特点,福田智慧水务平台实现了雨量计、压力计、流量计、液位计等感知设备的全面互通互联和实时在线监测,通过对全区所有设施实现在线“诊断”,及时对设施健康问题实施预警。同时,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全区地理信息与物联感知数据的有效结合,将预警信息在地图上进行提示标记,实现问题快速预警,快速定位,快捷处置。

BIM+GIS技术。福田区水务局将BIM与GIS技术广泛应用到城市和景观规划、城市交通分析、城市微环境分析、市政管网管理、住宅小区规划、数字防灾、既有建筑改造等诸多领域。智慧水务平台通过采用GIS、BIM相互集成方式,实现了二三维一体化联动,既能通过二维地图查看要素,又能通过三维场景进行真实场景的展示、淹没效果分析、管线碰撞分析等。BIM与GIS技术的集成应用,在建模质量、分析精度、决策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较单一技术应用有明显提高。

数值模拟。智慧水务平台针对水污染治理、内涝整治、排水管网运营监管等业务的需求,以排水管网、地表地形地貌、河湖水下地形等数据为基础,利用专业数值模拟软件,构建出水动力与水质模型,为河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易涝点积水灾害分析、排水管网运行状态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撑。

大数据分析。水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类型繁多,涵盖气象、排水、水文、设施运行、洪涝灾害、受灾人数及损失财产等方面。通过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为将来的业务预测提供支点并进行决策,正是福田智慧水务平台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落脚点。

破茧成蝶

谱写智慧水务新篇章

福田智慧水务平台,实现了水务设施全面掌握、数据信息全面聚合、业务管理全面协同、项目管理全面跟踪、分析决策全面支撑的建设目标,管控体系建设上亮点纷呈。

管理内容全能化、全域化。福田智慧水务平台目前已集成了全区各类型监测点共计488个,其中,自建设备350个,外部设备接入138个,涉及73项水务业务,全面覆盖辖区内43万个水务设施及管理对象。日传输数据高达20万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水务全要素管理。

管理量级精细化、精准化。平台对全区总长5000公里管道、24万个检查井、13,500座化粪池、14,000户排水户等43万个水务设施和管理对象进行精细化排摸,为实现水务大数据分析、全面覆盖全区水雨情、排水能力、水污染扩散等信息分析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预测预报智能化、智慧化。为有效利用海量的监测数据,福田智慧水务平台通过建立分级智能预警机制,充分融合大数据、数值模拟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成功构筑污染源溯源、排水能力分析、洪涝风险分析等功能体系,成为决策支持的可靠智囊。

表达方式直观化、便捷化。建成二维、三维一体化的水务设施一张图,结合倾斜摄影模型进行渲染展示,使各类设施的竖向关系更为直观。通过多级展示功能,实现水务设施、管理对象、统计数据随展示范围的缩放而动态变化,图表联动驱动下,空间与要素的关系更加清晰,能够更加直观、便捷展示现场管网设施的真实情况。

数据交换融合化、高效化。福田智慧水务平台充分整合了相关单位已有的水务设施数据、监测设施数据及其他已有成果,纵向贯穿市水务局、市三防办、市规自局、市气象局、市水务集团等水务运维单位,全面打通水务管理通路;横向贯通福田区智慧系统、三防系统、公安系统以及水务局内部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水务领域“一盘棋”功能管控。业务管理上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完全实现了资源数据共建、共享和共用,从根本上强化了水务业务管理决策分析能力。

党建引领

构筑水务管控新模式

福田智慧水务平台以“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障”为指导,从实际业务出发,实现了水务管理由原来的多人值守向少人值守转变、纸质办公向数字办公转变、人工数据采集向自动化采集转变、被动应急向预警调度转变、经验型判断向数据决策转变、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控的“六大转变”,全面提升了福田水务局在水务管控上的应急处置、决策分析、问题预警、业务协同、业务管理能力。

党建工作就是“定盘星”,是“原动力”。2021年,福田区水务局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各项工作的第一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话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行动指引,将党建融入业务,各方面工作得到了积极推进并且成效斐然。优质饮用水入户第二阶段工程、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推动供水基础设施完善“最后一公里”建设,基本实现辖区优质饮用水年底全覆盖;“排水管理进小区”“污水零直排”已率先完成;碧道建设方面,2025年前将完成25公里新碧道建设,届时福田将实现“碧水临街、碧水绕楼、碧水伴城”;“总河长述职”“护河日”“河道长效保洁”等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全河湖水库保护长效机制,推动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海绵城市示范研究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夯实福田区打造海绵城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福田河笔架山调蓄池的升级改造工程,使得初小雨面源污染治理方案率先在福田区得以探索。

创新无止境,改革不停步。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推动,福田智慧水务平台已建设成为集多项新技术于一身的智慧水务管控中心。福田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局上下将紧密关注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与理念,积极推动水务建设中的工程思维转变为信息化、智慧化思维,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为治水思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构筑水务领域新的发展模式,为智慧水务领域贡献福田力量。

2021-12-1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632.htm 1 数字技术驱动水务管理新变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