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打好改革“组合拳” 推动服务“大提升”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创新实施“六个办”,助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网上办”“打包办”“协同办”“自助办”“掌上办”“跨域办”六项措施,以极简的审批服务、高效的集成服务,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群众幸福感,用改革“组合拳”真正服出便利、服出实惠。

□ 何子蕊 朱 婷

“今天办事很顺利也很快速,这要在以前,可能不跑个三五个来回、不花上几天甚至半个月时间都办不好。”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市民陈先生手里拿着刚刚打印好的营业执照,面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最近,申办艺术培训学校的陈先生,通过线上填写材料和线下自助服务,半天的时间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对此,陈先生感叹道:“要准备的材料减少了,办事也更加智能和方便了,不用再排队等待了,省下了不少时间,真的很巴适!”

这些,都源于成都市武侯区行政审批局推出的“六个办”服务。“网上办”“打包办”“协同办”“自助办”“掌上办”“跨域办”六项措施,以极简的审批服务、高效的集成服务,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群众幸福感,用改革“组合拳”真正服出便利、服出实惠。

线上线下联动

一条流程办完所有事

“幸好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详细信息里已告知,在武侯审批局办理过的《办学许可证》已上到了区块链,可直接复用,无须再携带原件,免去了我来回跑的麻烦。”通过武侯服务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企业开办办事指南,陈先生发现自己原本忘带的材料在网上就能查找,非常便捷。

今年以来,为提升办事快捷度、便捷度,武侯区开始开发掌上“一屏通办”服务系统,推动“武侯服务”入驻支付宝、微信客户端。同时,融合办理事项语音申请、办事指南精准推送、办事材料便捷填报、办件进度实时查询等功能,将高频事项纳入手机掌上办理,打造了一条全流程掌上服务闭环,让群众随时随地想办就办。

对于企业来说,融资难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痛点、难点。为帮助企业了解政策信息,武侯区开设企业掌上服务大厅,聚焦政策兑现、融资贷款等企业关注度高的需求,搭建智慧服务系统,推动惠企政策精准匹配、主动推送、在线办理。并且,继续推进企业信用数据和银行信贷产品信息互通共享,让金融机构可以便捷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融资服务。截至目前,掌上服务大厅共上线66条235款惠企政策,办理申请280余件,通过平台提供的22家金融机构和64款优质金融产品,20余家中小微企业得到免费融资服务,融资金额达1300余万元。

掌上服务系统开办以来,大厅日均接待办件群众数由8000余人次减少至5000余人次。通过不断地信息完善和服务创新,“武侯服务”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达到13万人,实现可智能推送办事指南728项,可在线复用材料11种,可手机填报资料54种,通过手机业务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招牌设置等55项事项均可实现“零跑路”。

为配合线上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武侯区构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自助服务体系,实现24小时政务服务全域覆盖。在楼宇、商超、银行、社区间,全区共40余台智能AI服务终端,组建成离居民最近的24小时政务服务“微大厅”。而在政务服务大厅里,则开设自助服务专区,变“窗口人工”服务为“机器智能”服务,推动道路运输、项目投资等9大类32个高频事项,“零材料、零等待、自助办”。

此外,在自助办理终端升级后,线下自助服务设备除了可以提供8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33项审批事项全时段自助办理,还可以打印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等9类14种证照、28种通知书函,真正实现了线上智慧办理,线下智能设备联合服务。

资料上传完毕后,陈先生按照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办件进度,在大约两小时后来到政务服务大厅的自助服务区,通过自助服务一体机将《营业执照》打印出来,整个办理过程不超过半天。拿上准备离开时,手机上再次收到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消息,点开后是系统自动推送的相关惠企政策。

目前,在线上线下各系统和设备组成的全流程服务链条下,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制作、申领发票、社保登记、银行开户、公积金开户等全部环节都可在网上办理,企业开办实现“2小时取证、3小时办结”。截至11月底,武侯区区新增市场主体3.72万余户,同比增长12.93%。

业务组合办理

一证一码管住多项事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各种业态也与时俱进,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旅馆+餐饮”“书店+餐饮”等多业一体经营形式愈加普遍。为简化审批流程,促进政审制度批适时而进,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开始开展“多业一证”“一业一证”“一证一码”改革试点。

首先,将餐饮服务、住宿类或食品、出版物类等融合度高的业态纳入试点范围,建立“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标核准”审批机制,采取自由组合许可办理的方式,推动110个主题事项“多个许可同步办理、多张证件合而为一、多项信息一码查询”,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张证即准营。

正在填写申请表的刘女士说道:“以前办理这种跨部门的关联事项的时候到处跑,材料要交很多份,有时候还要开这样那样证明,很麻烦,现在只用填张表就行了,非常方便。”刘女士说着放下笔,整个填写过程不到十分钟。

关于此类跨部门事项的审核过程,行政审批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企业和群众在“主题式”服务窗口一次性递交材料后,相关职能部门便同步进行资料审查和证照办理,最后申请人在窗口就可以一次性领取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主题式审批实现了证照组合办理和多证并联审批,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

此外,行政审批局正在探索实施“一码监管”,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应用、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具体而言,就是将证件信息、监管信息、经营信息植入综合许可证二维码,通过扫码查看、扫码监管、扫码投诉,让监管可视化、协同化、智能化、精准化。

“一证一码”改革推行以来,通过流程再造减环节、清理合并减材料、创新服务减时限,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实现“主题式”场景化审批服务,让企业和群众真正“仅跑一次”就可以办完该“主题”服务事项的所有证照。

目前,通过“主题式”服务,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已实现审批办事材料压减49%、办事环节压减58%、办结时限均压减39%。最关键的,还是解决了群众办理此类事项耗时、耗力、耗神的问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技术推动跨省办理

数据跑路人不跑

去年11月11日,在成都市武侯区和重庆市沙坪坝区同时成功打印出了第一张营业执照,成为开启“跨省通办”办理模式的标志。

随着全国首个“区块链+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办,成都武侯区和重庆沙坪坝区及其他四地共同达成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动形成政务服务异地“跨省通办、一次办成”合作共识。

依托“区块链”技术,今年以来,两地围绕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梳理“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制定“跨省通办”办理流程,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系统性重塑。按照“标准统一、相互授权、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多地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就近一次办成”。

如今,办理跨省事项,申请人只需要到大厅,通过“跨省通办”专窗或一体机进行申请办理,大厅由专员指导办理,按需操作或提交相应材料,就可以进行办件办理,甚至现场打印证照。

整个过程通过“跨省通办”系统、一体机作为枢纽,联通“跨省异地办理”两地,然后通过数据采集、交换方式,把“跨省通办”办件申报信息、审批结果在异地区域进行流转,从而满足办事群众办事需要,非常的方便和快捷。

“现在不用再来回跑路了,省了很多时间。”在武侯区领到重庆市营业执照的王女士说,她居住在成都,要经营的企业却在重庆,在此之前如果要办理相关事项,需要乘坐高铁来回跑,现在可以跨省通办实现异地办理,确实省心省力。

据武侯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武侯区将依托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持续推动“跨省通办、跨域好办”。通过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制定审批事项“链上办理”技术规范,推动信息资源互通、审批材料互用、电子证照互认。

目前,武侯区已与河北雄安新区、上海宝山区、西安雁塔区、青岛即墨区、眉山东坡区、滨州市惠民县和重庆沙坪坝、江津、大足等“七地九区”签订“通办协议”,推动公司设立、变更等135个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其中89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占比达65.9%。

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之上,推动行政审批事务跨省办理,是促进区域间经济循环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基本条件。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才能加快经济内循环流速,提高百姓幸福感。

2021-12-14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创新实施“六个办”,助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612.htm 1 打好改革“组合拳” 推动服务“大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