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政 实习记者 陈荟词报道 12月8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
《规划》分三大部分共八章,涵盖成效回顾和形势分析、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以及六方面具体措施,明确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2025年主要目标。到2035年,北京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碳排放率先达峰后持续下降,碳中和实现明显进展,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基本建成;2025年主要目标从发展更低碳、空气更清新、水体更清洁、土壤更安全、生态更宜居5个维度,设置了碳排放强度、PM2.5年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等16项规划目标指标。到2025年,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消除劣V类水体,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步提升。
据了解,《规划》聚焦减污降碳重点领域,从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等方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提升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水平,强化碳排放控制管理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