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是我国迈向新征程的伟大战略部署,是各领域发展的行动指南,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非发展基金总裁梅世文指出,在“双碳”目标驱动下,金融服务应该立足于智能化、社会化和绿色化。
首先是服务方式的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远程服务、自助服务、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领域加大创新,大力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化。
其次是模式创新的社会化。通过现代科技的力量破解信息不对称,聚合社会资本,为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从而更好地解决金融的可获得性和普惠化。
再次是支持重点领域的绿色化。通过运营信贷杠杆,创新评审方法,加大在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垃圾污水处理、国家储能等领域的支持,金融将在服务和引导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中发挥作用。
据梅世文介绍,中非发展基金以绿色投资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2006年中非论坛产物和中国第一支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基金,中非发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推动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非洲,增加非洲自身造血技能,促进了当地可持续发展。
“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但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基础脆弱,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资源匮乏等自然资源问题严重。”梅世文表示,中非基金以绿色投资为支持重点,在项目开发、投资评审、投后决策等各个环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色发展,积极履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是“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例如,中非基金支持的南非海信项目,为当地提供了节能冰箱和智能家电等绿色产品,将家电生产的绿色标准和技术带到了非洲。“我们在加纳通过当地的天然气资源发电,已经运营了10年,为加纳提供了15%的用电。”
梅世文强调,在新格局下,要合理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在国际投资合作中,要聚焦绿色发展,通过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投资,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国际机构绿色投资的标准,将环境、社会和治理纳入投资决策过程,引导企业平衡发展。此外,还要创新思路模式,将绿色发展作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优先领域,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他指出,要强化融资服务,充分发挥智库、论坛以及研究机构的功能和作用,为绿色发展提供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