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成钰 徐 毅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与越南海陆相连,是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拥有长达142公里海岸线、61.8公里边境线。近年来,防城港市防城区全面深化改革,立足“边”的特色,夯实“民”的基础,把握“稳”的关键,创新市域社会治理“三个三”工作法,构建部门联动共守边、民族团结共护边的“边境样板”和基层治理新格局,进一步筑牢了边境疫情防线。
“三个强化”筑牢社会治理大底盘
防城区以“百里百村红边”党建工程和屯级“联建联治联产”党建示范带为牵引,整合262名网格党员,建立网格党支部,统筹推进边境群防群治安全防范、情报信息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基础防控工作,确保“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坚持党建带团建,创新“四个一”联建活动,实施“护苗”计划,多部门针对不良青少年及其监护人联合开展法治讲座红色教育、军体活动、爱国实践活动等。
实行派出所所长进镇党委班子制度,所长任镇党委副书记,边境基层社会治理成为每月必备议题。实行民警进村支部班子、进网格支部班子制度,派出所民警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统筹村(社区)内部治安治理工作。
同时,防城区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设置25个执勤卡点,协调解放军边防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党政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共305人,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严防死守,实现了境外疫情零输入。
“三力齐发”构建群防群治新格局
创新“一格一警一辅”模式,辖区警力全部下沉网格,真正让民警成为“小网格”中的“大管家”。2020年以来,网格群防力量主动发现、配合调解矛盾纠纷92起,举报各类违法犯罪行为25起,占案件总数的25%。
统筹73名网格志愿者、护边员,组建以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爱国戍边模范”陆兰军为队长的“兰军护边队”,在疫情防控期间成功抓获4名欲偷渡回国人员。
在各村建立村规民约、守边护碑协会、矛盾纠纷调解协会、禁毒协会、乡风文明理事会“一约四会”村民自治组织。对网格内“9+5”类人员、参与涉边违法犯罪苗头隐患人员、重点场所实行“一人一档一场所档”管控。
实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官一律”联合调解、“四级”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根据矛盾纠纷化解难易程度确定调解形式,构建“分级化解、多调联动”大格局。2020年以来,辖区无一人到南宁、北京上访,网格内部化解矛盾纠纷112起,占总数的93%。
“三化管理”打造智慧警务新模式
在推行智慧警务“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防城区开通网格警长综治E通账号,依托综治系统实现网格信息录入、案(事)件流转及办理等工作“一网打尽”,推动基础工作指标可量化、过程可控制、成效可评价,打造数据便捷采集査询、任务精准推送、工作实时监督的工作新形态。
建立“网格员、网格志愿者—网格长一网格警长”三级问题差异处理反馈机制,网格警长能处理的直接处理,无法处理的逐级向上移交,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权限的,利用综治平台横向移交,流转跟踪,办结后及时向群众反馈,实现平安共治。
坚持“传统+科技”管控理念,谋划打造一公里边境管控示范区,完成边境拦阻设施建设30.7公里,边海防智慧摄像头100%覆盖,推动边境异常行为自动分析自动预警、精准拦截打击,加快提升边境管控和情报预警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