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风采

做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者 守护群众平安生活

——河南宜阳县张坞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创建品牌派出所工作纪实

整洁的派出所院子

宜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珂和宜阳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陆冬到派出所指导工作。

民警解救围困群众

□ 陈淳安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公安局张坞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足“党建统领”铸衷情,紧盯“矛盾化解”动亲情,强化“平安守护”倾真情,深化“民生服务”送温情,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新时代“枫桥精神”睿智破局,创新探索出“3332”工作法,形成“社会治理群众参与、百姓生活公安在线”的共建共治工作格局。以宜阳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冬为组长的创建专班,全力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三建”同步,激发干警创业新活力

洛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武清说:“宜阳县张坞派出所要坚持以党建促队伍建设,把从严治警始终抓牢,创造性地推出了‘三建同步’工作机制,就是支部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一起抓,全面推进了公安工作的开展,值得称赞。”

坚持党建引领。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张坞派出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带所建。一是成立派出所党支部,加强民警、辅警政治教育、忠诚教育。通过“亮身份”“亮特色”“亮标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创建深度融合。二是模范带头亮身份。党支部要求全所上下党员民警在为民服务活动中主动亮出警察身份、党员身份,通过佩戴党徽、设置党员示范岗、设立工作岗位牌等措施,充分发挥党员民警、辅警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党史国史、举行荣誉仪式,公开承诺践诺等活动,并做新做实谈心谈话,教育民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实使命的思想根基。

深化作风建设。将以案促改、警示教育、自查自纠抓在平时,开展“法制小课堂”“警示长鸣钟”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提振民警干事创业、克难攻坚、团结苦干的奋进精神。

紧盯公安队伍建设。始终将党性教育贯穿于队伍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警摆在首位,以政治工作提振警队精气神、以组织建设引领实战警务,以从严治警淬炼纪律作风,积极构建风清气正的红色警营。拓展延伸户籍窗口“AB角”岗位制,张坞派出所目前实施的是“AB角”主副班勤务模式。“AB角”勤务模式,在日常接处警过程中,实行首问负责制。持续做好传帮带,张坞派出所里的师徒关系,是一种暖警情怀,更是一种传承,传承的是新时代公安精神,传承的是责任与担当。22岁的李金轲是刚入职的一名新警,他说:“加入到张坞派出所这支队伍,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我的关心,也深刻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作为一名新警,我会跟着大家努力学习,拼力成长。”在张坞派出所所长曹书杰眼里,年轻人虽然经验少,但他们凝聚力强、冲劲十足。只要调教得当,方法正确,势必成为“主力军”。所里的师傅们虽然也年轻,但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基层调解熟知度高,工作方法多,是派出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创新实干、能拼善赢是每个张坞派出所人所秉承的信念, 张坞派出所连续3年在宜阳县局局绩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2020年以来,张坞辖区发案率下降34.12%,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上升6.8%,勾勒出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平安画卷。

“三联”解忧,实现矛盾纠纷不隔夜

牵头筹建镇、所、村三级“调解中心”,推出了“三级联调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实现了辖区矛盾纠纷精准施策、分类管理。“三级联调多元化解”即警法联调、警律联调、警民联调,同时,充分调动多元化社会资源,把矛盾不上交、纠纷不隔夜落到实处。

警法联调由民警和退休政法老干部协同调解。充分发挥老同志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等特点,实现了轻微类邻里纠纷现场调处现场化解;警民联调由民警和辖区有威望且退休的县乡干部成立矛调专家组、村干部一起调解。面对重大矛盾疑难纠纷,通过社会各界多元化参与,确保了调解工作扎实到位。警律联调由民警和乡镇司法所、律师共同调解。针对辖区涉法涉诉复杂类纠纷,民警则协同司法所、律师共同介入,能调则调,不能调的顺势导入司法程序,确保了矛盾不出村,纠纷不扩散。

“老赵说事”专业调解。以为人热情,群众威信高,作风正派的“老赵”赵安民为主体,邀请退休政法老干部组建“老赵”工作室,由一名副所长牵头,值班民警参与,联合司法、法院、村委等相关单位搭建起多元化矛盾调解平台。按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法警人”的工作法,专司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处,调处率达95%以上,实现了“调解不反弹、信访案件少、矛盾不上交”。“老赵工作室”成立以来,以主动担当为着力点、以服务优先为关键点、努力发现了一批陈年纠纷,解决了一批积压矛盾。张坞镇竹溪村邻居史某和刘某因为3米过道问题多年相持不下,互不相让。2021年3月25日下午双方又起冲突,史某到派出所报警,接到报警后,派出所民警多次去到史某和刘某家中,在了解双方的矛盾原因、并实地了解情况后,于3月28日在派出所“老赵说事”工作室内,调解人员分别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向两家人劝说普法。经过努力,此次的调解终于有了收获——史刘两家都愿意各退一步,不仅重新划分了边界,更是各留出了50厘米的距离作为公共用地。

以这次类似“三尺巷”的调解为范例,连续4年,张坞辖区发生的家庭、邻里、婚恋、土地纠纷警情,没有一起转为刑事案件。“三级联调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张坞镇辖区各类纠纷得到全面化解,化解率达100%。

“三防”同力,确保辖区平安不出事

宜阳县张坞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出“三防同力工作机制”,即宣传防范同力、巡逻防控同力、治安管理同力。

宣传防范同力。印制防范宣传册发放到群众每家每户,并现场讲解、提醒;建立25个行政村平安建设微信群,群里发反诈和安全防范小常识,实现了“线”上整合,成为新的民生意见“采集箱”、情报线索“捕捞网”、群防群治“对讲机”;将移动警务车开到田间地头,确保安全宣传不漏一人。2020年以来,共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互动160次,沿街或入户发放宣传单页3000余份。

巡逻防控同力。根据辖区治安实际,以派出所民辅警和村警互为补充,采取“蹲点、分线、包片”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节假日重点时段以及学校、商超等重点部位的巡控工作力度,使群众能够“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最大限度地提高街面见警率,抓住社会面治安管控的“牛鼻子”。同时,积极吸纳村网格员、安监员、民兵等为联防员,阶段性开展“民警+村警+群防力量”的警民联防联巡,对辖区不稳定苗头、公共安全隐患、重点难点问题等开展集中防范治理,确保了辖区治安有人管、有人巡、有人防。陆冬特别支持这样的做法;并且鼓励干警,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让群众更满意。

治安管理同力。把辖区划分成多个管区,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实现户籍信息全采集、矛盾纠纷全排查、一标三实全录入,切实将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以精细化模式落实到具体。明确民辅警“责任田”,要求进村就要开展入户走访,串百家门、知百家情、交百家友、暖百家心,经常召开警民议事会,共议村居基层治安工作。

“三防同力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张坞辖区实现了五年内重大案事件“零”发生,五年内信访事件“零”出现。

“两律”齐抓,提升解忧纾困满意率

手持新办理身份证的山东籍桑某在张坞派出所门口激动地说:“没想到我的异地证办理地如此顺利,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谢谢你们!”作为山区边远派出所,张坞派出所探索出“两律齐抓责任到人”工作机制,即:群众咨询一律答复到底、群众求助一律解决到底。

提高户籍、值班窗口服务质量,全面推进“一站式”服务,主动为老弱病残提供约办、代办、上门办等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做到“帮助一个人,温暖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群众”,把党的温暖真正送向群众。

曹书杰说:“目前派出所干警干劲十足,我们在完成上级任务的同时,也在探索服务群众的新工作方法,建立群众监督员制度。今后力争把张坞派出所当成群众的暖心房,在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创建洛阳市公安系统第一个品牌派出所,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平安生活。”

(本文配图由吴东杰、赵利军提供)

2021-11-29 ——河南宜阳县张坞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创建品牌派出所工作纪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114.htm 1 做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者 守护群众平安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