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创新“三针疗法”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福建厦门市同安区建立专业人民调解组织,有效打好“预防针”“治疗针”“长效针”,走出一条有效预防和调处医疗纠纷的新路子

□ 谢代文 林冰冰

医疗纠纷是当前社会矛盾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为破解医患纠纷难题,专门建立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化解医患纠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创新探索出“预防针、治疗针、长效针”“三针疗法”机制,走出一条有效预防和调处医疗纠纷的新路子,筑起促进社会稳定的新防线。

截至目前,同安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医疗纠纷185件,调处成功175件,涉及赔付金额984.6万元,取得“为政府分忧、为医院解难、为患方维权”的实际效果。“三针疗法”被福建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在全省通报学习借鉴。

打好“预防针”

源头化解纠纷苗头

同安区是厦门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有457家医疗机构,医患纠纷案件发生的范围从重点医院延伸到卫生院、社区医院及民营医疗机构等领域。2011年10月,同安区在厦门市率先成立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运行10年来,医调委发挥了显著作用,成为同安区医疗纠纷调解“神器”。

“医患纠纷产生时,双方都需要有一个信得过的第三方站出来‘说句公道话’,把矛盾冲突遏制在萌芽中,医调委扮演的正是‘灭火队’的角色。”同安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主任、“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柯良取说。

“我们每月组织调解员到各医疗机构走访,对医疗矛盾纠纷隐患苗头及时登记跟进,做好舆情分析,最大限度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据柯良取介绍,同安区医调委建立了一支50多人的医疗纠纷联络员队伍,公立医疗机构由医务科负责人担任联络员,社会医疗机构由区卫健局卫管科负责人担任联络员,直接对接区医调委,确保调解员在纠纷发生后第一时间介入,必要时直接参与医疗机构的现场处置,有效打好“预防针”。

预防的关键在关口前移。同安区医调委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归纳医疗纠纷频发的领域,剖析纠纷诱因,分别针对高危风险因素和替代性诊疗方案有效告知、沟通技巧问题等研讨相应的防范和处置措施,向医疗机构提出合理建议,引导医方提高事前防范能力,从源头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在辖区人口增长40%的前提下,实现纠纷零增长。

巧施“治疗针”

专业诊脉解疑难

“廉政热情务实、真心为民解忧”……走进同安区医调委调解室,墙上8面锦旗格外醒目,其中一面锦旗是位年过六旬的当事人老黄送来的。对于老黄的纠纷调解过程,柯良取记忆犹新。

老黄的儿子酒后被玻璃扎伤,送往医院急诊。因医院处置不当,老黄等来的是儿子窒息死亡的消息。老黄和妻子在医院里讨不到合理说法,寻到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求帮助。柯良取耐心帮老黄夫妻二人查资料、找疑点,通过医疗过错责任鉴定依法维权。经过数十次调解,老黄最终拿到95万余元赔偿款。

为提高调解成功率,打好化解纠纷“治疗针”,同安区在调解和医学、法学两个专业上下足功夫,不仅从区卫健局、司法鉴定机构、各司法所、律师事务所选聘“精兵强将”担任委员,还挂牌成立厦门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室——小明调解工作室,打造调解“金字招牌”,有效预防了“医闹”行为。

为了更好“把脉”医患纠纷中的“疑难杂症”,同安区医调委还推出“专家会诊”,共享市级专家库,599名副高以上医学专家和50名法学专家采用鉴定式、询问式、答疑式、安抚式等不同类型的模式提供专业支撑,为同安区医患纠纷调解保驾护航。近5年来,同安区医调委为医患双方聘请法学、医学专家调解案件33件,医疗纠纷调解成功率由79%提高到100%。

强化“长效针”

确保实现“案结事了”

2020年初,同安某口腔科诊所发生一起医患纠纷。该诊所负责人为新疆人,事件发生时恰逢家中老人病重住院需要照顾。得知这一情况后,同安医调委主动上门服务,多次往返医患之间做“背靠背”调解工作,得到双方的信任和理解。一起涉及少数民族、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敏感矛盾纠纷得以安然化解。

同安区医调委主动靠前,对身体残疾、行动不便或有特殊困难的纠纷当事人,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如今在同安区,发生医患纠纷,找同安区医调委,已成为市民的共识。

“我已拿到医院2万元的赔偿费,太感激你们了。”今年6月中旬,患者纪某握着同安区医调委回访工作人员的手,对同安区医调委“回头看”确保调解协议切实履行再一次表达了谢意。

靠前服务、事后回访,成了区调委确保“案结事了”的工作流程。同安区医调委对每件医疗纠纷坚持一回访一记录,同时将普法宣传贯穿其中,大大提升了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为进一步形成合力,同安区还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指导小组,建立司法、卫生、综治、信访、民政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同时,与区卫健局协作,将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纳入“平安医院”建设范畴,在3家公立医院建立调解室、配备调解员;与区人民法院协作,通过司法确认增强调解协议效力。

与区卫健局、区法院“两个协作”机制建立以来,同安区经由法院给予司法确认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18件,赔偿金额达437万元。近3年来,同安区医调委对近20家医疗机构和70多个家庭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医疗纠纷调解协议履行率达100%,调解满意率100%。

2021-11-24 ​福建厦门市同安区建立专业人民调解组织,有效打好“预防针”“治疗针”“长效针”,走出一条有效预防和调处医疗纠纷的新路子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4965.htm 1 创新“三针疗法”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