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 禄 高甫生 朱亚森
“去年疫情期间,为1280户纳税人通过‘票e送’免费邮递发票79.9万余份,‘银税互动’为219户次企业贷款1.6亿元……”围绕“自贸试验区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自贸试验区企业需求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成立两年以来,税务部门始终对标纳税人所需所盼,着力打造一流的法治化、现代化、国际化税收营商环境。
这是一抹加快科技创新、孵化培育高企的“税务蓝”
烟台胜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40多个技术专利的汽车制动盘制造龙头企业,因为研发费比例单个硬性指标不达标,被拒绝在了“高企”门外。
“今年,通过税务部门和科技部门的进驻辅导,发现我们误将加计扣除研发费口径理解为高新认定的研发费归集范围,致使研发费占比过低,经过税收专家顾问的指导纠正后,我们目前核算的研发费比例已达到认定标准,年内有望获得高企资格。”胜地汽车财务总监刘少英高兴地说道。
去年以来,通过科税联动,协同共建了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等6大行业、458户企业的高企孵化库,为胜地汽车、衣拉拉等多家拥有自主研发和技术专利的科技企业,指导研发费用归集,提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的梯次培育链条和全流程管理服务,高质量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这是一抹服务市场主体、施策纾困解难的“税务蓝”
“我们企业计划2022年上市,在前期资产整合时,需要将一家子公司的不动产过户给上市主体公司,没想到不用一周时间,所有过户手续全办完了。”说到这里,烟台显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东平难掩激动。
目前,全区共有11户上市公司,“独角兽”“瞪羚”“小巨人”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共计135家,是支持烟台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其中,显华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区内唯一一个省级“独角兽”企业。“针对企业的不动产过户业务,我们的专家顾问团队开展‘一户一策’专项辅导,部门联动计算相关税款,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税务局税政二科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在落实“一户一策”税收解决方案时,税务局还为重点税源企业万华化学成功办理石油定点直供计划申请确认,全年预计减免消费税近7000万元;帮助用工密集型企业富士康集团组建个税核心辅导团队和建立联系清册,借助“网格化”管理实现个税培训全覆盖,确保汇缴质量。
这是一抹智慧便民高效、集成互联安全的“税务蓝”
人脸识别、双屏辅导、远程视讯、智能传感……这是税务局在全省自贸试验区率先投入使用的“智能微厅”,可办理多项涉税事项,为纳税人缴费人带来智能化办税缴费新体验。高标准建设的10处自助办税网点,打造出自贸10分钟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圈,疫情期间可分流实体办税厅70%业务量,全面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此外,税务局还致力构建专业、便捷的“厅线联动”模式,咨询电话采用“1+N”新模式,通过1个纳服呼叫平台实时查询来电情况,N路座席人员对未接通电话的纳税人进行回呼,主动解决纳税人“燃眉之急”。同时,该平台可实时监控通话质量,统计分析咨询问题,为科学研判办税服务提供了有力参考。
这是一抹激活外资外贸、支持对外开放的“税务蓝”
烟台金鹏矿业机械有限公司是山东省2020年新认定的“瞪羚”示范(培育)企业,生产设备远销土耳其、马来西亚等40余个国家,是烟台片区“一带一路”中的标杆企业。
“在得知金鹏矿业与亚美尼亚的铜钼矿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后,我们认为,该项目如果按照亚美尼亚税制计算利润税(所得税)的话,折合人民币大概是600万元。”负责国际税收业务的张冰说道。考虑到金鹏矿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经税收顾问团队对该项目进行详细了解后,认为可以选择国内纳税。“如此一来能为企业节省近200万元。”张冰说。
坚持对标国内、国际高标准规则,激活用活“稳外资”政策,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引导自贸区企业不断扩大外资投入规模,是税务局一直秉承的工作理念。目前,通过税务局引导的多家外企境外股东本地再投资的累计金额已达7.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