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琳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西钦州市教育局围绕“让学生有更好的教育、让老师有更好的待遇,办好新时代钦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上好“开学第一课”打下坚实基础。
校内课后服务 破解“接送难”
截至目前,钦州市城区共开展4期校内课后服务,参与学校达到54所,报名学生达到8.01万名,占市城区学生总数的76.1%。校内课后服务不仅解决了“接送难”问题,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
今年春季学期,校内课后服务开展各类兴趣班达4968个,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课后服务统一核定收费标准,统一存入钦州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专户,所收费用专项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报酬、购买校内课后服务活动用品等,且定期向公众公示开支情况,确保该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此外,教育部门还对1271名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同时,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双职工子女课后服务需求。
守牢红色根脉 英魂代代传
今年上半年,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项目标要求,钦州市教育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5+1”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开展“347”行动。全市教育系统共开展专题宣讲、党史故事大家讲、红色歌曲大家唱、党史知识大家答等系列活动3000余场,80多万名师生参与。
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党建带团建带队建,进一步引导加强广大师生铭记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钦州市持续开展“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推出红色文化进校园“6+N”活动,结合本地红色资源,积极探索“刘冯+”路径:“刘冯+红色基地”,触摸英雄气概;“刘冯+红色文化”,涵养英雄气质;“刘冯+红色接力”,演绎家国情怀;市一中、市子材小学、市一小等第一批红色学校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
装上“红色引擎” 夯实“党建+”
钦州市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通过机制建设、政策配套、载体创新、示范引领,把党对民办学校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共融互生,让党建工作成为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钦州市以基层党建“两随机”为契机常态化指导推动民办学校党建质量提升,安排65名优秀党员到民办学校担任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党建工作第一书记等,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在钦州市委教育工委的领导下,市内民办学校按照应建尽建、能建快建的原则,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选派教师组建等形式组建本校党组织。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91所民办学校设立了党组织,并实现所有民办学校党的工作全覆盖。
钦州市在民办学校建立党建工作站,积极打造民办学校“党建+”新模式,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教师培养、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及学校管理之中。民办学校还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三进”活动。同时,启动红色特色教育学校计划,让党建文化成为校园文化最鲜亮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