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曦
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被称为“最严游戏令”的《通知》下发后,不少网络游戏企业均表示将严守新规,不少家长对此也表示欢迎。但也有人担心,如果是小孩使用的是成人账号,该如何监管呢?
这“最严游戏令”会对电竞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吗?除了网络游戏,学生在课余时间会选择哪些其他哪些活动呢?
带着这些问题,《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相关法律人士、游戏圈人士和一些学生家长,听听他们的说法。
建议推行人脸自动识别系统
随机采访中,家长们都纷纷表示大力支持这一措施的落实。
市民王先生表示,他看到这个通知后,第一时间转给了太太,他们感觉这个措施十分好。因为以前小孩子一碰到手机就“上瘾”,一喊停就闹情绪,现在就可以多出时间更加专注地去学书法、下围棋和练吉他了。
李女士对此也表示赞同,她说,孩子在暑假期间长时间玩游戏和刷抖音,大人去上班了也管不了多少,以后有了新的规定,将会严格控制孩子上网时间,引导小孩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其实,《通知》出台的背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情况应该得到重视。
此前,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发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学习、听音乐、玩游戏、聊天是近几年未成年人中排名靠前的网络活动,62.5%的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6.4%。
有行业人士指出,在缓解压力的同时,网络娱乐对未成年用户可能造成的网络沉迷、不良内容侵蚀、过度消费等负面影响始终存在。而且,如果小孩使用大人的账号来玩游戏,该如何监管呢?
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冰峰表示,相关规章的落实到位,需要企业、家长、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方才从源头上防止孩子沉迷游戏中去。
孙冰峰建议,可进一步要求网游企业推行人脸识别系统,包括玩游戏前、玩游戏中充值的人脸自动识别系统,对于超过时间范围内的未成年人杜绝继续提供游戏服务。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资本市场部主任柏平亮指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也不能把责任都推给游戏厂商,把好第一道关的首先应该是家长。现在有了新《通知》,如果大人不把手机和账号给小孩,孩子其实很难能玩到游戏。
孙冰峰认为,父母有管理监督的责任,也有引导教育的义务,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行动起来,切实承担监护守护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合力。
电竞行业会否受到影响
此外,有不少人担心,这次的新规会限制电竞行业的发展。UZI、PDD等知名的中国电竞选手确实是在青少年阶段就获得了很好的电竞比赛成绩,而年少成名。
对此,广东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相关负责人罗觉慧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协会组织的赛事、培训班以及运动员注册,都要求选手必须要满18周岁。
短期来看,可能行业会受到一定影响,比如,有些电竞俱乐部青少年训练营还在招收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学员,在新的《通知》实行之后,这方面的人数估计会有所减少。但是,从长期来看,行业会逐步走向规范,限制青少年长时间玩游戏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维护。
罗觉慧强调称,社会上总是会有一种误解,把电子竞技和网络游戏画上等号。其实,电竞不只是网络游戏,也不是“集体打游戏”,网络游戏只是电竞器械之一。
电子竞技属于体育运动项目,是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和体力结合的比拼,比如无人机大赛、机器人比赛等等都是属于电子竞技的范畴。
罗觉慧指出,国家体育总局早就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将电子竞技纳为表演项目。2020年12月16日,亚奥理事会宣布电子竞技项目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参与2022年杭州亚运会。
但是,孙冰峰认为,电竞行业一段时间内势必会有影响,防沉迷会限制未成年人过早进入电竞产业,从而难以在未成年人中寻找优秀的电竞选手。他给出的建议是,电竞行业可考虑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寻求建立未成年人电竞选手的备案或注册机制,以适度增加电竞选手的游戏时间。同时,电竞行业也可以改变游戏选人规则,提高成年人进入电竞行业的比例。
杭州一家游戏企业的高管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举办电竞比赛有10年时间了,选手都在20岁左右,不会用未成年人来参赛。“有些是根据游戏性质来决定的,有些游戏的门槛高,小孩子很难操作,成年人在某些电竞游戏上更有优势。”
家长提倡户外运动
在采访中,广州市民张女士表示,她的小孩平时都不打游戏,课余时间参加了跆拳道、游泳班,还有和小朋友们一起打篮球。张女士表示,户外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未成年人拥有健康体魄的有效方式。有家长则认为,应该修建更多可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户外场地,组织更多的体育健身活动,把未成年人从虚拟空间吸引到现实空间里来,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建议上线刷脸系统,不能简单地凭账号登录。”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家长要堵住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和账号的漏洞、注重对未成年人的陪伴和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生的互联网教育,社会要为丰富未成年人的课外活动、体育运动等方面创造条件。
孙冰峰认为,下一步,游戏监管执法部门要从事后监管,提高到主动监管的要求上来,设立未成年人玩游戏的举报机制,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公开,凡是经核实网游企业未有效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超时违规游戏的,对网游企业进行处罚;加大对借用账号的监管,即对违规交付个人账号给未成年人使用的,对成年人账户予以重罚。
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在《通知》下发之后,游戏企业均回应会积极落实,甚至像恺英网络还加码称,自2021年9月1日起关闭自营平台游戏产品未成年人注册功能,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过,8月31日,腾讯、网易、三七互娱、中手游等游戏企业的股价开盘普遍大跌。截至当天收盘,创梦天地下跌5.41%,中手游跌2.24%,网易跌2.07%,完美世界跌1.32%,游族网络跌2.29%,腾讯在尾盘收涨。
广东多家游戏企业也第一时间发布公告,表示积极响应,严格落实《通知》相关要求,全力支持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截至发稿,腾讯、网易、三七互娱、创梦天地、西山居、金科文化、中手游、诗悦网络、乐元素、库洛游戏、贪玩游戏、9377游戏等公司已相继发布公告。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表示,作为省内唯一的省级游戏协会,从2015年至今,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下一步协会将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开展“数字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倡议”活动,围绕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监护系统要求》以及团体标准《移动智能终端儿童保护通用规范》等相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游戏企业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实效的促进作用,为青少年成长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方面表示,广东省游戏企业此前在未成年网络保护方面已开展多项举措,不断完善青少年保护体系,建立防沉迷机制,从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内容方面规范未成年人上网行为。接下来,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将督促游戏企业积极落实适龄提示的实施,注重研发积极向上的网络游戏,以正确的价值导向让游戏创造更多积极的社会价值。
近日,游戏相关企业股价波动频繁。此前,《经济参考报》刊发《“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文章将网络游戏称为新型“毒品”“精神鸦片”。该文一经发出,A股、港股等游戏板块遭遇重挫,腾讯早盘股价一度大跌10%,网易跌幅一度达15%,心动公司大跌14%。不过随后,上述文章被修改,“毒品”“精神鸦片”等字眼也被删除,各大游戏公司的股价跌幅应声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