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 玲
近期,央视曝光租房平台乱象,安居客、58同城是虚假房源的重灾区。该新闻消息发布不久便登上微博热搜榜。笔者在微博、贴吧等社交媒体上搜索发现,大部分网友对央视曝光租赁平台套路重重的做法拍手称赞,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租房平台以及相关的中介工作人员进行规范治理。
房屋租赁是一个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有些人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也还有些人为了给孩子更好地学习环境,奔波辗转到更好的学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在线租房用户规模为8711.6万,较去年同期增加1044.1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租客反映,不少租房平台充斥着大量虚假房源,租房者深受其害。
如果说住房中介是始作俑者,那么租赁平台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中介在平台上发布虚假房源吸引客户,平台则故意在审核环节放水,以此向中介收取高额的平台费。面对“物美价廉”的虚假房源,部分租房者由于缺乏租房知识、经验,不知不觉间跳进无良中介的“圈套”。
《中国质量报》分析住房租赁乱象的根本原因是中介为了争抢客源及吸引流量,导致恶性竞争。因此,要治乱,须从建立良性竞争的市场机制入手。要借助信息平台实现房源信息集中化、透明化,形成良好的行业理念和规则;出台房源上市备案政策,规范房地产价格评估及网络平台信息上传审核管理,实现同房源同信息。同时,房地产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行业机构和个人准入资格监管,联合执法检查中介机构及人员的执业情况,并建立举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潇湘晨报》刊发文章更是提醒道,除了虚假房源问题,隐私泄露、房屋质量等因素同样需要注意。互联网时代,房屋租赁交易通常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个人信息被批量泄露和贩卖的风险大大增加,租房者在提供个人信息时理当慎之又慎。此外,很多出租屋存在消防设施设备老旧、电线私拉乱接等问题,加之租住人员多,管理薄弱,安全隐患突出。
《红网》发表文章剑指虚假房源乱象存在已久。去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开展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的工作,并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然而平台和中介利用虚假房源牟利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如若仅靠地方监管、租房政策、喊话、约谈、处罚,显然是治标不治本,唯有把租房平台纳入法律监控范围,才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