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必亮
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奋斗史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变化表现出新特点,那就是美欧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经济衰退趋势;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出快速复苏和群体崛起的良好势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了进一步支持和促进中国和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增长,为全球经济加速复苏注入新动力,2013年秋,习近平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建议中国与相关国家通过共同建设更加紧密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互联互通体系,更加有效地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配置经济资源,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最终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和稳定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不仅包括了上述的“五通”的内容,也包括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等制度安排。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很强的务实合作特点,很多与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国际产能合作等相关项目的落地,都涉及大量的投资需求,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也包括了中国独立地成立“一带一路”专项投资基金——丝路基金、由中国倡议并成立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相关内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很快就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并实质性地参与其中。截至2021年1月30日,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数占世界主权国家总数的比重已超过70%,其中非洲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占该地区国家总数的比重目前已经超过了85%,亚洲地区的这一比重也接近80%,大洋洲超过了70%,欧洲国家也占到了60%左右,即使是比例相对较低的拉丁美洲地区,这一比重也达到了57%。这说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公开地表达了其明确的支持立场和态度;有些国家尽管尚未与中国签署政府间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但却与中国签署了政府间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包括法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士、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这些国家的企业已经在第三方市场上(多数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中国企业共建了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与民生福祉项目,受到第三方市场国家及其人民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24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议,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成为全党意志。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这一新的历史创新与探索的充分肯定与高度重视,也表明中国共产党会将这一伟大事业继续推进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民粹主义势力抬头,贸易战、科技战、意识形态战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全球化遭遇强大逆流,大国博弈力度加大,地缘冲突加剧,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加大,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出现严重问题,加之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表现出更大不确定性。同时,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新一轮活跃期,为世界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如果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能够抓住这样的有利机遇,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步伐,就有可能在急剧变迁的世界格局中胜出,实现快速的现代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则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
可喜的是,经过8个年头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首先,共建“一带一路”的制度体系与框架已基本形成,包括最终目标、基本原则、基本理念、主要内容等都已十分明确,也已得到参与共建国家的认同,并在认同基础上参与共建国数量仍然继续增加。
其次,一批重要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已经务实落地,主要是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有产能合作等方面的建设项目;一批产业园区也已建成并开始正常运营。从投资来看,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额就已超过了千亿美元,对所有“一带一路”参与国的投资就更多了。
再次,从贸易发展情况来看,仅以疫情前的2019年的情况为例,中国与当年的138个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的货物贸易总额为1.9万亿美元,占当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41.5%。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将促使走廊沿线国家贸易增长2.8%~9.7%,同时也会促进整个世界贸易增长1.7%~6.2%。
最后,“一带一路”建设将直接促进减贫事业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仅仅只是“一带一路”交通建设项目就将有助于760万人口摆脱极端贫困(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日均生活费低于1.9美元),同时也可使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日均生活费低于3.2美元)。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事业而言,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管理风险的能力与水平,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总结 “一带一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深入研究相关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对接问题,从一开始就形成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制度。二是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一方面是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实实在在地做好,另一方面是要提高透明度和开放性,让人们知道这些方面的真实情况。三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强化法律服务保障。四是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做好债务可持续工作。五是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人文合作,为防范和应对风险打下良好的安全和民心基础。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