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绍峰
全国工商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光彩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大会。此次大会意在支持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此次行动从“万企帮万村”的“帮”,到“万企兴万村”的“兴”,不仅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意味着民营企业在助力“万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侧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
显然,民营企业需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转变思路观念。不仅如此,民营企业还应当着眼于帮扶成果的巩固,在发展特色产业上用力、在稳就业带创业上用力、在参与乡村建设上用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能够把市场经济意识、先进管理理念带到乡村,把先进技术模式、现代生产要素引入乡村,把更多的就业岗位留给农民。因此,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入更多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不仅可以增加资金来源,更可以带来激发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解决更多百姓就业,为百姓增加收入提供更多选择和途径。
如何才能通过“万企”兴万村?一方面,“万企”要聚焦乡村产业,通过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和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另一方面,“万企”要聚焦乡村建设,通过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促进帮扶村全面振兴。目前,乡村建设方面需要补的短板很多,特别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不仅急需民营企业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运营,也需要民营资本建设一批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参与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总之,从“帮”到“兴”,民营企业在很多领域大有作为。
《金融时报》发表的评论指出,要让“万企兴万村”行动产生实效,不仅需要民营企业自身加大投资力度,也需要各级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服务,将“万企兴万村”行动纳入“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把有关项目优先纳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库,设计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公益性事业的平台和载体,为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创造良好环境。当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也要协同为民营企业参与行动创造良好环境,不断加大对“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