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 云
汽车穿行在河北省临城县的丘陵沟壑间,绿色在倒退,绿色在延展,远远的天际线与绿色交织在一起,有一种置身草原的感觉。突然间,大片的绿色中闪现出紫色、天蓝色、黄色等五彩斑斓的颜色,成方成片,美不胜收。
“这是我们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在临城县境内已拓展2400亩。同时,我们还致力于林下种植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河北丰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米耀坤指着成片的彩色作物介绍说。
据了解,该公司建成的中药材博览园是以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研学基地、道地药材实用技术推广和北药材种子选优培育及种苗科研创新基地为一体的立体化中药材博览园,药材种类涉及50余个品种,其中以毛知母、远志、黄芩、祁白菊、太行酸枣等道地药材为主,以白术、半夏、苦参、黄芪等经济药材为辅,借助丘陵的天然地势大面积种植,形成了一区、一片、一景的别致景色。
“四化”造林绿满山岗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临城县,矿产资源稀少,丘陵是砂石岗,山是光秃山,改革开放初期森林覆盖率只有12.7%。这样一个地处山区、矿产资源贫乏的县城,该如何再造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1999年,临城县委、县政府发出“治理四荒,再造一个新临城”的号召,推出开垦绿化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四荒地”优惠政策,鼓励干部职工、有开垦能力的乡贤带头绿化荒山,同时招商引资开垦“四荒”。从此,临城拉开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序幕。
近年来,临城县委、县政府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目标,立足“园区化、基地化、项目化、工程化”造林,结合山区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及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增林扩绿,走生态发展之路,高起点规划、大动作实施、大力度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临城县建成了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和三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蝎子沟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赵庄乡贾庄村青年农民贾志华,202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河北省最美农民工”。贾志华说,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在李保国的指导下,他和父亲开始承包村里的荒山。经过8年的努力,他们将承包的荒山治理完毕,种上了薄皮核桃、富岗苹果、燕山板栗等果树。到2014年,他们家的年收入就达到了10万多元。在贾志华的带动下,贾庄村2000多亩荒山全部种上了核桃、板栗、苹果等果树,2018年全村依靠果树脱了贫。
绿满山坡的贾庄村,生态的改变影响到了小气候的变化。贾志华的父亲贾书芹感叹道:“十年前山里的河沟常年干涸,一到夏季热得受不了,晚上都上房顶纳凉睡觉;现在的河沟常年有水,到了夏季晚上睡觉10点后都得盖被子,真是没想到造林带来这么大好处。”
生态旅游日渐兴盛
近年来,临城县财政每年用于绿化的投入约在1亿元以上,相继实施了城区绿化、景区绿化、园区绿化、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通道绿化、河渠绿化、村庄绿化、优质薄皮核桃产业基地等“八大绿化工程”,每年完成造林均在2万亩以上,林业产值达26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临城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旅游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导产业,加快建设特色旅游小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明确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建设,精心打造全域旅游、全景临城。
农业围绕旅游转是临城县绿化造林的一个有力抓手,以薄皮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在县境内快速拓展,荒岗满栽“致富树”。围绕西部山区经济沟,分沟施策,发展果品生产型、采摘休闲型、生态观光型农业,初步形成“一沟一品一特色”的沟域经济带。
2019年,以核桃为重点的凤凰岭区域,河北绿蕾农林科技公司挖掘打造的“凤凰岭和美文化传说”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观光、旅游、休闲为重点的桐花生态经济示范区正在建设中;整合县内旅游资源,全面提升溶洞、天台山、岐山湖“金三角”景区,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岐山湖风情小镇等精品景区设施,生态旅游日渐兴盛。
生态改变了临城,生态旅游托举起临城的乡村振兴。以西竖村、驾逰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龙头,建成20个A级乡村旅游景区,并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成50个A级乡村旅游景区,实现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全覆盖。
为鼓励发展乡村游,临城县出台了《临城县农家院发展鼓励办法》。有了政策支持,林果业和乡村采摘游结合起来,形成了集游、采、购、娱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目前民宿、农家乐已发展到200余家。将翠微牡丹园、泜阳生态园等21个农业产业园纳入全域旅游发展体系,以旅游景区的标准管理农业产业园,全县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420余人,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次达180万人,直接带动农民增收452万元左右。
生态建设不仅带动了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和文化传承,还为临城县赢得了“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县”“河北省十大果品特色县”“省级园林县城”“河北省林业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林下经济多姿多彩
以林下经济促增收已成为临城百姓的共识,也是土地发挥潜能的最直接有效手段。
在河北绿蕾农林科技公司种植园,外围是大马士革玫瑰,院内核桃树树高冠大,树下的半夏等中草药生长旺盛。该公司董事长左东英说,核桃树有较高的林下空间,树下土壤经过改良后,适宜种植中草药,半夏又是喜阴植物,有效开发了土地资源,一举多得。据了解,该公司探索的核桃树标准化、机械化管理和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带动了周边大量种植户增收,亩产值达到万元以上。
在绿岭公司万亩核桃园内,矮化密植的核桃树下,不适宜再种植其他作物,就改为养殖。在养殖区,有的用丝网拉起围墙,散养鸡活动空间巨大;有的地方连丝网都没有,完全散养。
以种植药材为主的河北丰盈农业科技公司,充分利用县内林业面积大、适宜种植药材的优势,致力于林下种植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精心规划出“临城八乡镇,一乡一品牌”精品道地药材种植方案。目前,公司与每个乡镇都有技术帮扶和种植合作,全县种植面积达到4万余亩,种植户主要包括合作社、散户等,带动4000余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1.5万余元。
靠山吃山、吃山养山,临城县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之路。除了核桃、苹果以外,酸枣、食用菌、桑葚、生态养殖、杂粮等优势农产品正在转化为特色商品,增加群众收入、提升农业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临城的绿水青山正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惠及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