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江苏淮安市洪泽区立足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领域,开发系列贷款产品。截至目前,乡村振兴系列贷款已累计投放32.35亿元,扶持1.23万户

□ 倪洋军 宋 玥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构建由区金融办、人民银行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协同推进,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办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金融支农模式与产品创新,不断打造金融惠农新场景,取得显著成效。全区涉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净增25.14亿元,年增长率达25.56%。

依托大数据与网格化,探索整村授信新模式。利用大数据建模和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资源建立授信模型,全方位开展整村授信工作。通过政务大数据获取辖区内各镇街道、村庄社区数据信息,由农村商业银行各支行客户经理对接村委干部和网格员与大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核对,在此基础上开展线上放款。目前,洪泽农村商业银行已完成114个行政村7.59万户、30.50万人网格村居建设,为5.12万农户建立电子化信息档案,授信77.62亿元,户均授信15.16万元。

全方面服务乡村振兴,创新金融惠农新产品。立足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领域,开发系列贷款产品,产品利率普遍低于一般产品利率,综合利率在5.5%,最低利率在3.85%。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小农户,开发惠农贷、农机贷、兴农耕、农村电商贷等系列产品;为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以及农村自主创业、军人军属等各类人员,量身定制“富民创业贷”“巾帼荣誉贷”“乡村振兴人才贷”等系列产品;把遵纪守法、资信良好、家庭和睦等方面纳入信用评分标准,开发“乡村振兴五治贷”系列产品;围绕发展绿色农业、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开发绿色农产品贷、农居乐、环保贷、文旅贷等产品;为乡村振兴一线的村干部和先锋模范提供金融支持,开发头雁贷和先锋贷产品。截至目前,洪泽区乡村振兴系列贷款已累计投放32.35亿元,扶持1.23万户。

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探索金融惠农新途径。创新推出应付账款融资模式,推动银行、草料供应个体农户、紫山生物达成三方合作协议。草料供应个体农户提供草料后,紫山生物形成一笔应付账款,账龄一个月;紫山生物向银行出具应付账款确认函后,银行向草料供应个体农户发放信用贷款;贷款到期前,紫山生物将该应付款资金打进草料供应个体农户与银行事先约定的贷款账户。该模式以上下游企业间真实交易为依托,以应付账款作质押,实行封闭式运行,在解决草料供应个体农户担保难题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信用风险。目前,洪泽农村商业银行已累计为紫山生物上游草料供应个体农户提供贷款7笔,累计2750万元。

多维度提升服务水平,打造金融惠农新场景。建立“线上线下”平台,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直达市场主体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区建立52家“湖畔驿站”农村普惠金融乡村服务点,为客户提供集业务咨询、贷款、小额存取款、转账、理财、农特产品代购代销和缴费充值等于一体的“驿站式”服务,实现全区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上线大数据“惠民e贷”平台,轻松一扫就能查询贷款额度,完成贷款发放。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线上放贷9.6亿元,电子银行交易金额470亿元,离柜业务率达95.17%。依托“湖畔驿站”创建金融先锋服务基地,党员先锋定期驻点,开展惠企便民政策宣传;开设农民学校,定期讲授庄稼种植、水产养殖知识,为乡村振兴“助智”;积极融入社区村居文化,服务于社区村居文化,与社区联合举办“小小银行家”“邻里节”等活动,增加金融服务触点。

推动金融人才下乡,构建金融惠农新机制。实施“金融人才驻村”工程,由洪泽农村商业银行推荐,区委组织部、金融办公室、人民银行区支行组织筛选,选派一批中层干部到区直部门、镇街等14个机关单位挂职担任“金融助理”,及时交流掌握政府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和金融需求,多形式开展金融服务宣传活动,密切关注辖区金融风险事件,做好农村金融好顾问。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村居挂职村书记助理,与社区网格深度衔接,形成专属金融宣传服务团队,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精准度。

2021-08-04 江苏淮安市洪泽区立足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领域,开发系列贷款产品。截至目前,乡村振兴系列贷款已累计投放32.35亿元,扶持1.23万户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1444.htm 1 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