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其中,按照“揭榜挂帅、择优选拔”的思路,建设若干国家医学中心,形成一批医学研究高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养基地、数据汇集平台,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设备、疫苗、医学数据等领域“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扩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地区、输出医院和专科范围,到2023年覆盖所有省份、到2025年基本完成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按照“省市共建、网格布局、均衡配置”思路,遴选建设120个左右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省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向群众身边延伸。

《方案》还特别提出,加强脱贫地区、三区三州、中央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县级医院建设,提高传染病、儿童等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按照《方案》要求,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对这些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其中,区域医疗中心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5亿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县级医院提标扩能项目的单个项目投资补助额度最高分别不超过2亿元和5000万元。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指出:“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总共安排中央投资超过300亿元,支持了670多个县级中医医院、110个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进行建设。但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还是暴露出中医药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特色优势发挥不充分、中西医互补协作格局尚未形成问题。为此,《方案》提出实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方案》明确,按照揭榜挂帅、择优选拔原则,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根据“平急结合、高效准备,专兼结合、合理布局,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的原则,建设35个左右覆盖所有省份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遴选建设5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在区域内乃至全国发挥中西医协同发展引领作用;遴选建设130个左右地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加快省域内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按照《方案》规定,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和名医堂建设。其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中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单个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1.5亿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单个项目不超过1亿元。

全方位全周期补齐短板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方案》围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需要和缓解儿童疾病诊治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增加妇产、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每省份支持1个省级妇产项目建设、每省份支持1个儿科项目建设,支持分娩量较大、人口较多的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项目建设;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每省建好1所省级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病区,争取实现常住人口超过30万的县至少有1所设置有病房的县级公立医院精神科,常住人口30万以下县至少有1所设置精神心理门诊的县级公立医院;强化康复医疗“城医联动”项目建设,以地级市为单位,实施“城医联动”项目,将部分有一定规模、床位利用率不高的二级医院转型改建为康复医疗机构和护理院、护理中心,重点为急性期后的神经、创伤等大病患者,老年等失能失智人群,临终关怀患者提供普惠性医疗康复和医疗护理服务。

按照《方案》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改善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基础设施条件,省级妇产科、儿科建设项目单个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2亿元,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不超过5000万元。地方政府要聚焦重点人群健康需求,加快完善妇幼健康、职业健康、老年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健康教育、康复医疗、老年长期照护等领域的服务短板。

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根本体现。为杜绝过去医院负债建设问题的出现,《方案》明确提出实行“交钥匙”工程。此举彰显了中央政府的建设决心,也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责任。为此,《方案》还强调,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各地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实施,严格项目管理,加强全过程监管。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牵头制定评估方案,适时对实施方案内容进行评估,同时,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作用,增强评估分析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2021-07-1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0221.htm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