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西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提出,未来产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影响未来发展潜力的颠覆性产业、提升未来竞争能力的前瞻性产业。
作为国内首个省级层面“十四五”未来产业规划,《规划》在综合考虑山西省优势产业领域和国家对未来产业发展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分别从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新中求变、无中生有四层培育体系提出25个未来产业具体领域,实施非均衡发展。
一是优中培精,遴选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融合创新、碳基新材料等9个主导性未来产业;二是有中育新,遴选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核能等7个先导性未来产业;三是新中求变,遴选量子产业、区块链产业、碳基芯片等4个颠覆性未来产业;四是无中生有,遴选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下一代互联网等5个前瞻性未来产业。
《规划》明确,山西将分三个时间阶段来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十四五”夯实基础,到2025年,山西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先行区。第二个发展阶段是15年形成体系,到2035年,山西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示范区。第三个发展阶段是30年全面发展,到2050年,山西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区。
近年来,山西先后建成中科院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点研发平台,太钢集团、太重集团、中车太原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集聚了碳纤维、新型半导体、光伏材料等一批国内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创新成果,为未来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田孔社 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