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透视

面向全世界释放发展活力

四川成都市双流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国际资源汇聚

□ 唐 静

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国际空港与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要素保障,对外开放已深深融入双流发展基因中,成为成都乃至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主力支撑。

抢抓机遇 实现与全球连通

一直以来,双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国际资源汇聚。2019年6月,双流代表团赴英国、匈牙利、俄罗斯开展投资促进等工作,迈出了抢抓发展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坚实步伐。区内的川开实业集团、众友东方等企业也相继融入国际共享经济圈,国际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对外开放能够提供外力支撑,而强化对内开放合作,无疑将在内部提供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2020年8月12日,双流综保区与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线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依托两地空港、水港和综保区等优势平台,大力推进海关一体化通关、航空产业联动、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打造川渝自贸协同开放合作示范区。

“成德眉资同城化”也在锦江串联的黄龙溪镇和彭山区锦江镇结出果实。两镇将从产业、交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力促实现区域农商共赢。

聚焦关键 推动产业强链补链

双流聚焦航空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培育生态圈,面向全球组织专业化招商,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要素链“五链融合”,推动航空运营服务、航空制造维修、航空文旅、航空金融等产业集群发展。

在项目建设方面,中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一期、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四川飞机维修基地、国航西南总部基地等19个项目在双流建成投运。

航空运营服务方面,引进长龙航空、南航成都总部等项目,已聚集国航、川航等基地航空公司9家,中商飞、中航油等重点关联企业45家。

航空研发制造维修方面,引进川航APU保税维修等重点项目,已聚集四川国际、川航维修等大型维修基地4家。

航空金融方面,成功签约长虹租赁、金石飞机租赁等新兴金融头部企业,已聚集长虹租赁、中际租赁、空港保理等新兴金融企业26家,航空租赁产业规模突破15亿元。

航空文旅方面,成功签约东航中心、四川—东盟中心等项目,正加快建设空港花田农商文旅综合体和牧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随着时空距离的拉近,在双流,人流、物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流动,推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个国际交通通道悄然转变为国际经济通道。

大胆尝试 自贸建设成绩喜人

2017年4月,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4年春华秋实,轰鸣的飞机引擎声见证了双流自贸试验区振翅高飞的奋发进程。

自成立以来,双流自贸试验区凭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自贸精神,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航空经济和跨境贸易,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全力打造营商环境优越、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创新创业活跃、产业基础雄厚的内陆自贸发展引领示范区。

双流自贸试验区始终聚焦空港城市特征、航空产业特色、海关监管特质和企业需求痛点,扎实推进改革试验,涌现出很多具有双流特色的改革经验、创新亮点。

高质量完成《成都自贸区试验任务清单》涉及双流148条287项试验任务,累计形成特色创新案例118个,在全国全省全市有重要影响案例20余个。其中,“冰鲜水产品两段准入监管模式”等3项改革全国复制推广,“综合保税区设备零配件可追溯便捷监管式”等14项改革经验全省复制推广。

目前,双流自贸试验区累计引进重点项目61个,协议总投资近10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22亿元、年均增长14.1%,外贸2086亿元、年均增长28.2%,新增市场主体超5000户。已开通水果、肉类指定口岸,形成7大口岸集聚的大口岸格局。

2021-07-08 四川成都市双流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国际资源汇聚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0012.htm 1 面向全世界释放发展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