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丽梅
河南省罗山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县,红二十五军当年从这里出发,开始了著名的长征。如今,罗山县不仅实现脱贫攻坚,还凭借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当下人们出游的热门目的地。据统计,仅今年春节期间,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集合地——何家冲景区共接待游客4.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2000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重要指示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将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放到全省发展大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老区振兴各项工作。如今,河南省境内革命老区173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2020年,革命老区信阳、驻马店及南阳桐柏、唐河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7%、6.3%、6.2%,均高于全省3个~5个百分点。
河南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转化为务实举措和具体行动,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扬优成势、挖潜聚力,努力推动老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老区发展位势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新县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后指出:“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革命老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据介绍,河南省近些年将大别山革命老区作为重点,坚持注重工作机制、注重政策帮扶、注重资金保障、注重项目带动,统筹推进革命老区脱贫与振兴发展。
其中,在工作机制建设上,成立由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省级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聚焦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振兴发展,不仅明确专门机构统筹落实,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建立任务台账,做到有人抓、有人促。
在政策帮扶上,加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顶层设计,不但明确“四区一屏障一枢纽”的战略定位及27条支持举措。还先后研究制定了110余条配套政策,使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在资金保障上,2020年~2025年河南每年单列安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少于5亿元,并逐年增加。2020年转移资金同比增长87.5%,有力支持了老区复工复产。特别是推动农发行河南分行设立总量不低于500亿元的老区发展信贷专项,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已授信218亿元。
在项目带动上,河南省聚焦老区发展短板和实际需求,推动资金、项目等向老区聚集,进一步增强老区基础支撑。2019年、2020年累计争取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50.1亿元,支持实施项目574个,带动社会资金358.4亿元投入老区项目建设。
如今,河南革命老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计划开工数、年度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25%。其中,规划新增8条老区对外通道,全年老区公路水路计划投资244.5亿元,占全省总投资近1/4;加快推动京港(台)高铁阜阳至黄冈铁路、G230线省界段改建、沿大别山高速等项目建设,新增了8条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对外通道。
凸显“历史红生态绿”
5月16日晚,历经3年时间创作和打磨的大型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在河南艺术中心演出。这部由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以革命老区大别山“银杏村”发展红色旅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切入点,以“北上先锋”红二十五军长征为主线,讲述了几段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红色经典故事。
据介绍,河南省聚焦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传承区。全省不仅新建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还加快推进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改造提升等项目,以及竹沟革命纪念馆、鄂豫边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景区的持续扩容提质。如对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的罗山县何家冲村,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开发、传统村落保护等方面入手,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做大红色文章。曾经的长征出发地已成为集旅游、研学、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红色旅游基地,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当年的初心使命,更可以看到当今人民幸福的生活。
在河南,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和绿色青山交相辉映。据悉,河南将大别山作为筑牢生态屏障的主战场,发挥革命老区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分水岭的独特优势,注重治、建、调并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绿色文章,并在固始、新县、遂平等地革命老区建成一批“房前有果、屋后有林、四季有景”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目前,河南革命老区森林覆盖率达40%、高出全省近15个百分点。其中,信阳的环境及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全省第1位。
今天,在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河南新县田铺大湾村,这里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优美环境,每年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500多万元。
牢记嘱托持续推进振兴发展
1926年,中国共产党就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建立了基层组织。193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在这里成立,并很快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如今,确山县在壮大农业的基础上,还通过创新创业打造了提琴产业,村民们手工制作的各种提琴占据全国80%以上的份额,90%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年产值达6亿元。
据了解,河南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是发展的根基”的重要论述,立足老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革命老区培育食品加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轻纺服装、建材家居等500亿级产业集群,尤其是实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众创空间的零突破,老区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转变到“三二一”,有了历史性突破。其中,信阳市绿色食品、纺织服装、建材家居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加快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矿物功能材料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驻马店市大力培育食品千亿级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轻纺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以及10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710家,年产值近1900亿元。南阳市桐柏县加快碱硝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逐步形成医药中间体、热电联产等多条循环产业链;唐河县以农牧专用机械制造、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领域为重点,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做大实体经济。
2020年6月,河南省召开加快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吹响了新时期革命老区发展的冲锋号。下一步河南省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要求,深入贯彻《国务院今年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不断开创老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