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言
5月,全球范围内接连发生两起影响较大的黑客袭击事件,产生很大的影响。袭击事件频发凸显全球网络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5月底,全球销售额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总部位于巴西的JBS遭遇勒索软件攻击,导致其美国牛肉和猪肉加工厂大部分关停,澳大利亚业务在5月31日关闭,北美和澳大利亚的肉类生产中断,出现消费者抢购现象,肉类供应压力加大。
此前,美国最大的燃料管道公司科洛尼尔遭到黑客攻击,导致美国东南部地区的燃料输送瘫痪数日,一度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这两起案件只是全球网络攻击案件的冰山一角。据英国一家IT管理公司的统计,仅2021年5月,全球发生的网络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案件的记录就高达1.16亿条,高于4月份的1亿条,其中40%由勒索软件引发。
美国坦普尔大学发起的“关键基础设施勒索软件攻击”数据库追踪数据显示,近几年全球这一类案件快速增长。2019年~2020年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勒索案件占过去7年多此类案件报告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政府设施、医疗设施和教育部门遭网络勒索的频次列前三位。
只要仔细梳理就能发现行业巨头被黑客攻击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科洛尼尔公司运营的燃油管道长达5500英里,主要将汽油和其他燃料从得克萨斯州运往东北部地区,其所提供的燃油约占东海岸燃料消耗总量的45%。黑客攻击造成该公司向美国东部沿海各州供油的关键燃油网络被迫关闭近一周,影响约5000万人。东芝在被勒索软件攻击后,黑客组织声称其窃取的数据超过740GB,内容涉及管理信息、新业务以及个人数据。JBS公司服务器遭黑客攻击,导致其美国和澳大利亚部分工厂暂停作业。因其产品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此大面积停产,或将让刚刚走出疫情阴霾的全球肉类供应链再次遭受严重冲击。
伴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物联网进程加速,本应防范能力更强、技术水平更高的企业网络安全,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如今,人类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随着关键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服务通过网络提供,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把业务迁移到云中,人类对网络的依赖性正在加大。与此同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却要滞后于数字服务的采用,这种落差造成数字业务系统的脆弱性增加,导致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越来越多。
科学技术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面临的网络安全环境也愈发复杂。研究表明,软件漏洞是病毒渗透企业防御体系的重要突破口,而传统的防御手段存在防护空窗期,给关乎企业根本利益的核心数据再加一层保险至关重要。如今,网络漏洞和攻击方式层出不穷,光靠“封堵查杀”的传统手段已难以应对。因此,定期进行安全预警,并制定专门的响应策略必不可少。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构建并确保安全的网络环境,不仅需要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社会管理和法律治理等系统“升级”,还需要人才的加持。筑牢安全屏障有了这些整体支撑,发展才能在安全“防火墙”的庇护下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