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

安徽合肥市瑶海区坚持工业遗产“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原则,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工业遗址公园及文化创意廊道

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对2020年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市(区)进行通报表扬,合肥市因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成效突出受到表彰。

□ 本报记者 张海帝

□ 解 琛 关堂所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对2020年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市(区)进行通报表扬,安徽合肥市因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成效突出受到表彰。

近年来,瑶海区积极推动一批老工业企业技改升级,银山棉麻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客来福家居成为瑶海区首家本土上市企业,马钢(合肥)公司搬迁后年产32万吨镀锌生产线项目、年产120万吨冷轧板项目顺利投产;安徽时尚街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授予“中国纺织服装流通转型升级特别创新奖”。2020年,瑶海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速7.3%,其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6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

在“产业立区”的区域发展主导政策之下,瑶海区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商贸服务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中国网谷”,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安徽中电数字科技,云海量子进入首批量子产业企业名单。“产业立区”的成效也在逐渐显现:2020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居四城区第二;第一季度GDP增速超2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2.3%。

作为首个获得国家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利用项目,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通过对恒通机械厂部分老厂房和基础设施改造利用,规划建设文化展示、电子商务、创意办公、综合服务四个功能服务区,打造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合肥市夜间经济核心集聚区,成为“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范本。

瑶海区坚持工业遗产“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原则,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规划建设中的马(合)钢工业遗址片区积极打造工业遗址公园及文化创意廊道,总长约5公里,占地约75公顷,又称“十里工业长廊”。未来将通过标志性遗产保护、空间连通、功能植入对区域进行更新,将孤立的工业厂房转化为连续的城市创意绿廊和以传承历史记忆为特色的空间廊道,打造“创意、活力”艺术基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老工业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瑶海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和“四送一服”,发挥营商办、项目办、大建办作用,实施项目全周期跟踪;在全省率先开展“办好一件事”线上线下场景应用改革,六类行政权力事项行政审批平均承诺时限减至2.33天;长三角城市一窗通办的政务服务窗口打破空间壁垒,深受长三角城市欢迎。

2021-06-03 安徽合肥市瑶海区坚持工业遗产“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原则,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工业遗址公园及文化创意廊道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8902.htm 1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