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科教观察

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江西赣州市红色教育硕果累累

江西的于都县、瑞金市、兴国县均属革命老区,存在许多中央红军时期革命活动的场所、遗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近几年,经过当地党委、政府的努力,红色文化品牌吸引力越来越大,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上图为在瑞金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讲解员给央媒记者讲解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 陈晔华 摄

兴国县马荣海家三个时代的三座房子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本报记者 谷亚光 摄

□ 本报记者 谷亚光

日前,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团队深入乡村、企业和城镇,参观了多个纪念馆;踏着泥泞,冒着小雨,重走山涧红军小道;两次爬陡坡、攀山崖,寻访革命圣迹或战斗遗址;亲耳聆听103岁老人讲述87年守望红军哥哥归来的动人故事;现场感受毛泽东著作《长冈乡调查》中提到的马荣海家的房子……世事沧桑,初心不改。一个个朴实真诚的老区人民向我们讲述着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苏区精神,震撼着所有在场者的心灵,革命先烈和前辈革命家的事迹,一次次荡涤着人们的灵魂。记者感到,江西省赣州市红色教育是成功的,而他们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牢记嘱托 扎实铸魂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赣州时,作出了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殷切嘱托,发出了新长征再出发的伟大号召。近年来,赣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独特政治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强化制度设计,创新路径举措,注重成果转化,极大地促进了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他们强化研究传播,在铸造红色之魂上下足了功夫。首先是理论学习上出新出彩。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常委会(党组)会议固定议题,由党委(党组)书记领学解读,推动班子成员扎扎实实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建立每月学习日制度,深化“3+X”学习模式(即领读解读或集体诵读一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集体诵读或领读解读一段党章党规、讲一个红色故事、若干名党员干部作中心发言),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和基层党组织学习日的标配内容。市委中心组发挥示范班作用,带头学习研讨,举行“重走长征路”现场教学暨军事日活动,亲身感受革命的艰苦卓绝。

其次是红色研究走深走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赣州市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从瑞金溯源:为人民打天下,为人民治国家——中国共产党苏维埃红色政权道路的探索实践与现实启示》。加强对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的研究概括和内涵提炼,先后举办长征精神、“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六次苏区精神暨2019年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等系列理论研讨会,编辑出版《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中国苏区简史》等一批理论研究成果,推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再次是宣传宣讲有声有色。精心策划主题,内外联动发力,大力宣传赣南人民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伟大长征路的生动实践。组建市委宣讲团深入基层示范宣讲,各级党组织开展层层宣讲,打响了“草根名嘴”“乡间夜话”等基层宣讲品牌,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人心。

强化传承 重塑观念

在赣州采访期间,记者发现,纪念馆、遗址等的讲解员大部分是其他部门的临时兼职人员,他(她)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是他(她)们经过培训变成了义务或兼职的红色宣传员。在列宁小学、在瑞金社会主义学院等场所,记者都看到了这样的红色教育场景。近几年,赣州还广泛开展了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五红”活动。在中心城区常态化开展“红色歌曲大家唱”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中小学生红色故事大赛、“诵读红色家书、不忘初心使命”朗诵大赛等,推动红色课堂剧、红色乡土教材、红色歌曲走进课堂,帮助青少年学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争做时代新人。组织开展“全民诵读红色故事”活动,发布诵读作品1266期,参与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很多市民和学生不仅自己受到了教育,他们也成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赣州市不仅重视红色教育,还非常重视打造红色文艺精品。他们始终把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作为文艺作品创作的主方向,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每年策划一批红色题材的创作选题、推出一批精品力作。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拍摄制作红色电影《八子》,被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获“2019国防军事电影盛典优秀扶持影片”奖。2020年,组织发动全市文艺工作者围绕重大革命题材、历史题材、现实题材,摄制《从瑞金出发》,推出红色动漫《长征总动员》《红游记》等。随着这些红色精品在社会上的传播,红色文化的价值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用好资源 增强动能

近年来,赣州先后出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规划》《赣州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等,使革命遗址保护有章可循。共为260个革命遗址保护项目争取到国家专项补助资金40,796.55万元,涉及项目和资金均创历史新高。在中心城区增设红色宣传牌、红色城市雕塑等;结合承办全省旅发大会契机,在全市高架路和主要道路和交通节点设置了“红色故都 客家摇篮”“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长征从这里出发”等灯杆道旗2500座,在高铁西站、火车站广场等地设置了10座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赣州红色文化内容。

另外,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建成开馆,首个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浴血瑞京”建成运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瑞金“红色故都”、兴国官田兵工旅游景区、会昌风景独好园、寻乌调查学院、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为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一批重大文化项目。

以上这些文化项目最后都转化成了文化景观,成为红色旅游的看点。并着力构建以瑞金为龙头,兴国、于都为重点,宁都、会昌、寻乌、石城、大余、信丰为支撑的“1+2+N”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格局,打响“红色故都”“红军长征出发地”等品牌。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后,赣州红色旅游热度攀升,进一步引爆了赣州红色旅游市场,红色旅游人次和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以红色文化基因为纽带,深化区域合作,联合遵义、延安发起举办“红军长征论坛”,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举行长征文化旅游(北京)推介暨新闻发布会、开展《长征组歌》演出等交流活动10余次,实现三地航线互通,开启了红军长征沿线城市交流合作的新篇章。成功举办红色旅游博览会暨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第二届年会,发起成立涵盖赣闽9个县(市)的中央苏区“7+2”红色旅游区域联盟,组建中央苏区纪念馆联盟、红色美术馆联盟,全面打响红色旅游品牌。

记者在赣州时,虽然几乎天天下雨,但也能感受到,赣州的红色文化品牌吸引力越来越大,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1-06-02 江西赣州市红色教育硕果累累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8806.htm 1 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