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发源
自2020年7月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百日大督察工作(以下简称“百日大督察”)以来,海南省态度明确坚定,以集中督察、集中攻坚、督战结合的形式,切实压实市县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标本兼治。截至目前,转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809件,累计现场督察点位2419个,184个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
“一竿子插到底”
在百日大督察总结通报会现场,督察领导小组向20个市县区(含三沙、洋浦)正式移交了相应的问题清单及案件线索。此次移交,标志着百日大督察进驻各市县区实地督察工作告一段落,将转入推动整改阶段。
2020年7月2日,海南省召开百日大督察启动动员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覆盖全省各地各部门。这标志着一场覆盖海南全省范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体检”拉开帷幕。会后,10个专项督察组第一时间进驻各市县区,开展为期6个月的生态环境保护大督察。
“各督察组要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绕开‘指定路线’,回避‘示范盆景’。”“各市县要全力配合督察工作,在思想上摆正位置,主动检视问题、正视问题、整改问题。”“坚持督战结合,推动解决问题。”……动员会上的话语让与会者印象深刻。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林阳说,按照真督实察、督战结合的要求,10个专项督察组进驻后,采取“听、考、看、查、会、谈”等工作方式,通过学习文件、会议动员、调阅资料、座谈了解、走访问询、个别谈话、现场督察、暗访核查、受理举报等方式方法,对各市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督察,特别是对领导批示、媒体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据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百日大督察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督察期间,专项督察组共开展个别谈话638人次、召开座谈会226场、调阅材料10,159份,发现并移交问题610个,其中重点生态环境问题189个。
做好“后半篇文章”
“海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终止符’,只有‘进行时’。百日大督察期间,向各市县区反馈了189个短期重点问题,这次又梳理10类408个突出问题,要从统筹协同、分类施策、强化领导等方面抓整改。”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百日大督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孙善芳指出,这些问题中既有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问题,也有各督察组新发现的问题;既有思想上、机制上的问题,也有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既有行业性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群众身边亟待解决的问题。
乐东黎族自治县县域内河道非法采砂尚未彻底根除,依然存在“蚂蚁搬家”式的盗采现象;临高县建筑垃圾和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问题长期得不到处理;海口市河口溪末端水质未实现消除黑臭;定安县岭口、龙门、龙河等镇依然有顶风私建槟榔熏烤土炉和槟榔土法熏烤问题……在百日大督察总结通报会上,现场督察发现的系列突出问题被一一指出。
“环保督察绝不走过场,要保证既把脉看病,又推动治理环境顽疾。目前,现场督察工作已经正式结束,下一步要认真做好督察整改的‘后半篇文章’,各市县要把整改任务抓实抓细抓到位,以整改的成效体现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自觉。”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主任陈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