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付朝欢
好一朵壮丽的“茉莉花”!由五片“茉莉花瓣”组成的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已成为福州新的文化地标,更斩获多项国际建筑领域的大奖。“茉莉”绽放离不开数字技术在设计、制造、建造、运维等多方面的应用。
4月26日下午,作为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的分院落主题活动之一,“数字建筑圆桌论坛”在位于三坊七巷的全国优秀建筑设计展示馆(郎官巷23号)举办。“数字茉莉花”是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耀在演讲中分享的一个生动案例。
“我国城市建设和建筑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屡创新高,但数字化进程却相对滞后。”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洪捷序坦言,国内大多数建筑仍然采用传统的建造方式,设计工程软件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智能城市和智能建筑体系还没有形成。
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预言,“未来,将实现交通设施、停车管理、机器人服务以及气象的互动。通过老城更新,让群众,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更方便。”
数字化转型,对建筑行业的很多企业而言,可以说是“知易行难”。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袁正刚总结了建筑行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三重困惑:其一,对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差异的认知不够。其二,没有形成多方协同发展,导致很难制定清晰的行动步骤。其三,没能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
他认为,在建筑行业,只有贯通作业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企业以及行业决策数字化,探索出整体的解决方案,数字化才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