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 倩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如何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成为考验。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面向2030年的减贫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分析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为此,我们将充分借鉴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蹄疾步稳,为“十四五”“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脉相承,紧密连接
“脱贫攻坚应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堡垒,是一个标志性、关键性的工程,而乡村振兴是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性工程,到了2035年乃至2050年,中国宣布实现现代化的那一刻,乡村一定要振兴,否则我们很难说中国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乡村振兴的意义就在于此。”王正谱介绍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二者一脉相承,紧密连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依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此基础上,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王正谱表示,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希望社会各界都参与这项事业当中,特别是一些有情怀的人士,包括企业。他同时强调,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中国特别愿意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也特别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作为为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代表,天鹅到家创始人兼CEO陈小华指出,互联网企业一方面为务工人员提供各方面的信息互通互联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升级乡村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带来从物理环境到精神层面的全新的面貌。此外,在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后,服务业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另一发展引擎,这也意味着家政服务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以家政服务业为例,行业吸纳了大量来自乡村地区的蓝领劳动力,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行业之一。作为全国领先的家庭服务平台,天鹅到家一头连接着千万蓝领劳动者,一头连接着广大城市用户。
陈小华表示,天鹅到家致力成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内生动力。目前,天鹅到家推出了“天鹅计划”,计划招募百万家政劳动者,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持续为他们赋能。
随着互联网深入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工具也为家政行业开辟了新的可能。“家政行业的数字化赋能促进了业内各个要素的连接与信息的互联互通,使得这个行业变得更透明、更有效率。
助力乡村振兴还需化解“乡愁”。对此,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表示,化解乡愁的路径是推动数字农业的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脚步。中国有14亿人口,5亿多农民,20亿亩耕地,粮食产量6亿多吨。目前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还不高。但是在城市化、人口结构调整和数字化趋势下,在未来10年内,很多农民将退出农业生产。这一趋势会使中国农业走上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我们看到这个发展趋势,看到了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产供销”向“销供产”演进的路线,并投身其中。
在过去的6年,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全国市场。“农地云拼”模式在农田和城市之间,建立起一条覆盖全国的农产品上行超短链路,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让曾经不好卖的农产品,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香饽饽”,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鼓足了农户的“钱袋子”。在该模式推动下,去年拼多多平台实现农产品上行2700亿元,规模同比翻倍。
做好乡村可持续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其中,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起点,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粮食安全的源头,也被称为农业的“最先一公里”。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小云指出,种子,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种子的角度来看,70%的种子是掌握在三个国家的商业公司手里,随着高技术、生物技术不断应用于种子改良,产权保护使得种子的商业性和垄断性越来越强烈,而这对于发展中国家会越来越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种子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一个属性来看待。
李小云进一步指出,在过去几年里,受国外大型种业公司的冲击,中国的种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海南是中国的“种业硅谷”,近年来借助自贸港建设的政策优势,正在加快推进南繁科技城建设,高标准打造国家种业基地。
“从目前来看,确保全球粮食安全不是一个绝对数量的供给问题,也不是粮食的生产能力的问题,而是一个分配不平等问题,分配不平等问题背后恰恰是全球粮食治理本身机制有问题。”李小云说,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策的干预,同时需要强有力的全球粮食治理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墨西哥原大使邱小琪认为,全球已进入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用到农业生产上,相信整个农业的生产水平会有很大提高。
邱小琪表示,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整个生产水平会有非常大的提升,所以粮食生产问题不是一个国家单独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不应该在一个国家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而应该把眼光放在全球。因为对于全球来讲各个国家确实各有长短,因此,这一个方面各国之间合作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邱小琪说道:“这一次博鳌亚洲论坛,把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一个议题提出来,我觉得肯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利用这一个论坛,呼吁我们全世界各个不同国家,在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个伟大的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在粮食问题上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解决我们人类面临的严峻粮食安全问题。”
作为粮食行业的从业者,燕谷坊董事长何均国表示:“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向谷物行业提出了底线思维,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燕谷坊要不断创新粮食安全的经营和生产方式。
何均国指出,全谷物食品的背后是基于粮食健康、胆固醇、血糖、糖尿病等慢性病问题,更是基于百姓健康的提升,这对从事全谷物食品的企业提出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中国全谷物行业发展水平还与欧美等国相比有较大差距。燕谷坊以大力发展全谷物产业,打造东方麦谷,保护好种子、保障好耕地,助力人类的健康和粮食质量安全。10余年在内蒙古武川精心耕耘以燕麦为代表的整个全谷物食品发展创新,不仅将全谷物健康食品带进千家万户,更为当地脱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总投资5亿元的草原之门,作为中国“十三五”传统杂粮创新装备智能智造示范项目工程,有效带动三产融合,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