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鹿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超5亿用户的个人数据遭到泄露,被泄露的数据包括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甚至有媒体称,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私人电话也被泄露了。
五亿用户数据泄露
据外媒报道,一个低级别的黑客论坛在4月3日曝光了5.53亿脸书用户的个人数据,这些用户涉及106个国家,泄露的信息包括脸书账号、用户姓名、位置、生日、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4日报道,遭泄露的数据中包含了多位名人的信息,甚至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的私人电话也在其中。有消息称,遭泄露的电话号码正是扎克伯格的私人电话。
以色列网络犯罪情报公司Hudson Rock的首席技术官加尔首先发现了这些内容。他还表示,经过比对他所认识的人的信息,基本确认了这些遭泄露信息的真实性。
对于此次的数据泄露,脸书公司在当天就进行了回应。称这些数据来自2019年发生的信息泄露事件,系统漏洞已经在当年修复完成。
信息泄露愈演愈烈
曾经许多人还会对信息泄露这个词感到恐惧,害怕自己的电话被陌生人盯上、自己账户的资金不翼而飞、自己在别有用心的人面前“一丝不挂”。但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恐惧渐渐转化成了“麻木”。
2013年和2019年,全球知名的软件公司Adobe发生数据泄露事件。
2013年,黑客窃取了将近300万个加密的客户信用卡记录,以及数量不确定的用户登录信息。但根据之后的深入调查,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在这次事件中,已经有超过1.5亿用户密码被泄露,黑客还暴露了用户名称、账号、密码以及银行卡信息。2019年Adobe再次出现数据泄露事件,又有超过700万名用户受影响。
2014年,互联网公司雅虎遭受网络攻击,攻击者窃取了超过5亿用户的真实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出生日期和电话号码,雅虎也称自己是2014年里数据泄露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同样在2014年,线上购物网站eBay也发生了大规模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接近1.5亿用户的数据遭到窃取,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用户的信用卡数据并未被泄露。
“外敌”还是“内鬼”
信息泄露固然值得关注,但信息泄露的方式更加值得重视。数据究竟是被“外敌”攻击并强行带走?还是被“内鬼”出卖用作利益交换?性质和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
虽然国际上也有应对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泄露的相关组织和法律条令,例如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在2016年通过,2018年开始强制实施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但总的来说,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安全依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脸书也并非没有“黑历史”。2018年3月,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英国公司被爆在2016年以不正当方式获取8700万脸书用户数据,并把这些数据用于2016年的美国大选政治广告。扎克伯格亲自上台承认对此事负责并道歉。之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此事展开调查,并对脸书开出50亿美元的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