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仪楚 盛 晨
近年来,浙江桐庐县桐君街道围绕打造“温暖之城、幸福之城、智慧之城”目标,针对农村百姓需求,以他们最关心的“农村住房建设工作”这一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破难题、出实招,奋力答好乡村住房建设管理这份考卷。
杭派民居勾勒“富春”意境
沿着23省道进入麻蓬村吴家坞自然村,23幢杭派民居特别显眼,粉墙、黛瓦、毛石、竹篱、青砖等传统元素,仿佛每一处都有故事可讲,勾勒出了属于吴家坞独有的“富春”意境。
2020年,吴家坞项目获评“浙江省生态‘坡地村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优秀成果奖”,并入选“省村庄设计与农房设计落地试点”优秀项目。
走在干净宽敞的村道上,谁能想到过去的吴家坞曾经处在房屋破旧、环境较差、百姓建房却无地可批的状态。
吴家坞的蝶变始于“三改一拆”专项整治行动。
“当时,街道和村针对吴家坞的破败状况进行专项整治,先后拆除及立面整治农户95户,共计建筑面积14,173平方米,其中拆除农户72户,涉及建筑面积9028.29平方米。”桐君街道规划建设办主任盛晨说。
麻蓬村结合吴家坞三面环山、地势高差大的特点,积极利用村镇坡地政策,申报桐君街道麻蓬村吴家坞“杭派民居”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项目,并在2016年7月被列为全省“坡地村镇”第二批试点项目。
为了构建让百姓顺心的居住环境,街道和村邀请知名设计公司结合吴家坞天然坡地地形,充分利用村镇坡地政策进行重点规划打造。方案设计紧紧抓住“美丽乡村 文化传承”这一定位,深入挖掘村内文化内涵。
同时,街道及村委还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协商这个议事平台,就方案布局、房屋户型、建筑风貌等关键要素,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与建议,让群众真正参与到自己房屋的设计中去,让设计出的房屋真正让群众住得顺心。
在吴家坞自然村的杭派民居中,村民方星升正在打扫卫生。他一脸幸福地说,家里原先的泥墙房早已成了危房,没想到村里为他们推倒了泥墙房,建起了漂亮气派的新居。“要在城里买这样一套房子几百万都不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真是享福了!”
该项目交付后,街道以吴家坞杭派民居这个项目为核心,强化周边天然浴场、花海的配套建设,积极引导百姓将目前暂时闲置的房屋实施民宿开发,让吴家坞的房屋成为百姓增收的致富房。浛芳阁的主人方芳就是吴家坞的返乡创业者之一,这个土生土长的桐庐姑娘,在2018年房子交付时就产生了做民宿的念头并付诸实施。方芳说,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村里又是好山好水好风景,现在民宿生意很不错,接待了很多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客人。
“一村一策”改善人居环境
春天的阳光格外温暖,君山村坞泥口自然村已是春色如画,笔直平坦的水泥路通向白墙青瓦的院落,村前屋后干净整洁,原汁原味的人文景观、整齐连片的绿化景观令人赏心悦目。在村内的香火厅遗址公园,村民们三五成群,或坐在石凳上聊家常、谈生活,或在碑文前看历史、忆往昔。在村民们的记忆中,过去这里曾经堆满了垃圾,村里人走路都远远地躲开。如今,经过提升改造后,原先的垃圾场成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庄重新焕发出活力。
“这里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漂亮,住着舒服。”对于村里这些年的变化,今年85岁的村民陈玉莲满是夸赞。
君山村是由原坞泥口、梓芳坞二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村民373户。由于村里流动人口比较集中,村民卫生环境意识比较淡薄,一直以来环境脏乱差都是村里整治的一大难题。自去年以来,村里结合环境整治工作,通过道路改造、净化水质、美化庭院等行动,在保留乡村原有文化元素基础上,让坞泥口自然村焕发出新容颜。2020年,君山村通过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验收。
近年来,桐君街道为了让乡村更宜居,结合每个村庄的特色,按照“一村一梳理”“一村一策”“一项目一方案”,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推进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及土地信息数据库,桐君街道认真梳理辖区内6个村的存量建设用地指标,一村一图,先后梳理出存量建设用地126亩。以“三改一拆”“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根据各村情况,实施“一户多宅”整治,先后实施阆苑花厅农居点、君山梓芳坞农居点、麻蓬仇岭坞农居点整治改造。通过对“一户多宅”清理,整理出建设用地面积8.6亩,规划安排宅基地34户。
在此基础上,桐君街道按照每亩安排2.5户~3户的标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突出地域特色,对每一个农居点予以“一项目一方案”,确保农居点用地规划高效率、建筑风貌管控更和谐。
深化改革精简审批流程
近年来,随着农民建房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桐君街道围绕农村百姓建房审批这个复杂问题,不断深化农民建房审批流程改革,提出农村居民宅基地建房审批改革新举措,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制定一套服务清单。针对农房设计委托难、收费高等问题,桐君街道积极应对,主动架起农户与建房设计公司之间的桥梁,就建房设计委托及价格商定与设计公司进行有效协商,制定出一套优惠服务清单:明确四家设计单位承接农房设计的绿色通道,将设计价格从5000元降至2000元以内,设计公司免费为住房困难户提供新建房屋设计图纸。
“这样一来可以替百姓省下寻找设计单位的时间,也真正让百姓得到了实惠。”盛晨表示,这套服务清单真正提升了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打破壁垒少进一扇门。根据《桐庐县农村宅基地管理细则》规定,配偶、未婚子女不属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未享受过保障性住房政策、福利性住房政策的可计入宅基地申请人口。桐君街道村建办主动与桐庐县住建局房管处沟通确定,在农户提出申请后,由村建办向房管处核实信息并获取书面证明,变“农户跑”为“信息跑”。
盛晨说,为防止出现“一户多宅”现象,农户在申请建房时须提交原《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对遗失该证的农民,改原本的登报声明为填写《遗失声明表》,由街道在国土部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切实减轻农户审批负担。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确保农村住房不超层、不超占,桐君街道探索实施以“工匠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金”的方式倒逼工匠队伍按图施工,有效遏制了村镇建筑工匠参与违建的势头。同时,针对已参与违建的村镇建筑工匠,街道以进行约谈、限期整改、吊销工匠证的方式严肃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