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察

加快“三社联动” 优化社会治理

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

□ 李云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但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为了有效回应这些新需要,解决社会的新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社联动”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建设现代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方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推进“三社联动”建设,实现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三者之间的沟通合作,健全由社会协助、政府承担、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社联动”存在的困境

治理方式和服务体系单薄。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主要运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来监管网格内的社区治理,但更多是事后的介入和责任划分,在社区问题预防方面没有发挥多大作用。近年来,街道社区开始改进社区治理的方法,大力倡导“三社联动”服务机制,以此来丰富社区治理的主体和平台,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社区治理工作,更好地服务社区。但是,“三社联动”模式现在并没有在街道社区真正开展起来,仅仅是在倡导,怎么联、怎么动等具体实施的路径还不清晰。

治理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社区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不是社会学类专业的科班生,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尽管近几年要求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者等职业证书,以此保证社区治理的专业性,但考取证书并不代表能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方法来开展社区治理。此外,城市社区治理社会事务非常复杂,社区大小事都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和协调,再加上社区工作人员的数量有限,一般情况下主要在应付街道等部门交代的任务,很难从社区实际出发,针对社区具体问题或者居民的个别需求提供服务。

资源整合性和共享性不够。在社区治理中,由于政府缺乏统筹安排,部门之间又没有相互整合资源,不仅使社区工作上的事务重叠、分散,还极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浪费了社会和政府的资源,导致社区工作推进缓慢,社区治理效能、效率低下,给社区治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与社工机构的协同有待加强。社区对机构的支持多偏向于硬件资源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工机构的了解不够,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概念不清楚,对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目的不明确,将社工机构的服务视为社区外包服务,社工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形成相互了解的信任合作关系。只有双方相互了解彼此职责及充分地合作信任,才能发挥“动”的作用。

加强“三社联动”的建议

完善“三社联动”机制。“三社联动”机制是指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政府应积极搭建“三社联动”服务平台,为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治理提供发展空间。政府通过签订项目制度对社会组织进行服务购买,社会组织承接服务项目,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服务,三者相互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积极局面,从而促使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使城市社区治理更加全面和深入。

加大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社会治理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匮乏,为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社区工作者应该学习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并与社会工作者相互指导、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开展治理工作,促进城市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同时,政府要积极鼓励支持居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考试,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待遇水平;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激发广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

支持专业社工机构发展。促进专业社工机构发展,要多措并举齐发力。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在专业社工机构标准化建设、信息披露平台建设、从业人员培训、孵化基地建设以及社区公益组织培育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二是制定出台专门政策措施,以项目招标、委托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政府向专业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机制,加快从“养人办事”向购买服务转变,建立政府和机构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是完善促进专业社工机构发展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对成立初期的专业社工机构,要协调有关部门或街道、社区给予必要支持,降低其日常运行成本。

加快构建信息联动渠道。加快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及时了解居民群众服务需求。一是加快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广泛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驻区企事业单位等的信息资源;二是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三社联动”信息媒介,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之间的信息共享;三是加快互联网与“三社联动”的深度融合,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三社联动”新模式。

新时期,创新社会治理,迫切需要加快“三社联动”建设实践,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三社联动”的意义和作用,大力宣传“三社联动”优秀社区、优秀社会组织和优秀社会工作者的典型经验,进一步优化“三社联动”发展环境,又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通过边实践、边研究、边完善的方式,不断健全“三社联动”制度和方法,进而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治理管理更加科学。

(本文系基金项目: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协会2019年度重点课题《农村“三变”改革对策研究》。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4-07 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6861.htm 1 加快“三社联动” 优化社会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