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构建“三区四屏三廊一网”生态格局

吉林省将用10年时间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森林生态修复2000万亩以上,确保森林总量扩充、提质增效;完成草原修复287.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5%

本报讯 记者王也报道 从今年开始,吉林省将用10年时间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力争到2030年,在全省建成布局均衡、屏障牢固、网络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的林草生态系统。为顺利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吉林省重点在4个方面加大决策和措施力度。

出台4个文件,保障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顺利开展。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起草编制了《关于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吉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3年)》《2021年吉林省造林绿化暨纪念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活动月实施方案》,经吉林省政府2021年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4个文件,明确了吉林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吉林省大规模国土绿化的纲领性文件。

启动多项创新政策,筑牢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发展基石。《关于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文件中提出30条创新政策:在解决造林用地、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方面,提出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鼓励吸引社会投资、支持建立专业合作社等具体意见;在林木采伐管理方面,提出放活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推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便捷服务等政策;在造林规程方面,提出 “林苗一体化”模式,允许适当采挖,提高林地利用效益;在造林绿化组织方式方面,提出探索委托造林和“国有林场+村组(合作社)+农户(家庭林场)”的合作造林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造林绿化共同体。这些新政策实施后,将进一步优化造林绿化外部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促进吉林省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向纵深开展。

制定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成为大规模国土绿化的行动指南。《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从2021年~2030年,用10年时间,完成森林生态修复2000万亩以上,确保森林总量扩充、提质增效;完成草原修复287.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5%;完成湿地修复18.78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十年规划着力构建“三区四屏三廊一网”的总体生态格局,其中,“三区”为东中西三大生态主体功能区;“四屏”为长白山森林生态屏障、科尔沁防风固沙生态屏障、黑土地保护生态屏障、松嫩湿地修复保护生态屏障;“三廊”为重要公路“骨干路网”绿色通道、重要铁路大动脉绿色通道和“十河”为重点的江河绿色通道;“一网”为多点支撑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网络。

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八大工程,作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重要举措。八大工程即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草原保护修复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自然保护地体系规范提升工程、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和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其中,吉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重中之重。吉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期为3年,即2021年~2023年。以公路、铁路两侧及重要河流两岸为重点区域,主要采取恢复、新建、改造、更新模式,对吉林省生态脆弱区防护林网进行系统性补充、完善和提高,消灭“光杆路”“光板河”,形成完备的防护林体系。通过增绿扩量、生态修复、提质增效等措施,构建“总量适宜、分布科学、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防护林体系,提高生态防护功能,确保防护林体系建设和耕地保护相得益彰,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生态保障。

2021-03-30 吉林省将用10年时间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森林生态修复2000万亩以上,确保森林总量扩充、提质增效;完成草原修复287.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6585.htm 1 构建“三区四屏三廊一网”生态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