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信之声

一个馒头5毛钱 16年没有涨价

□ 张 婧

天还蒙蒙亮,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富康小区一家馒头店已经忙得热火朝天,热腾腾的蒸汽,伴随着面粉的自然香味,将城市唤醒。

不一会,白乎乎、胖墩墩的大馒头就出锅了。此时,店门口也排起了长队。

这样的景象似乎成了人民路一道特定的风景,因为用料实诚,这家馒头的味道和口感深深印在了十堰人的心里。

诚以待人,信以立身。16年,一个馒头5毛钱,从未涨价,这家店始终坚持良心做产品,依靠诚信经营,把生意越做越红火……

诚信经营,获得群众交口称赞

“富康小区有家馒头店真是讲良心,5毛钱一个馒头,好吃又有嚼劲,十几年没涨价,从不添加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市民钟先生说。

3月22日早上7时30分,《十堰晚报》记者来到这家位于人民路富康幼儿园对面的河南老面馒头店,只见门口围满前来买馒头的居民。

附近居民夸赞馒头味道好,十几年没涨价。

“这家馒头好吃,我吃了十几年,小孙子也特别喜欢吃!”

“十几年没涨价,这两口子真是不容易。”

“给我来20个馒头,我专门从红卫跑来买的。”

……

摞起来一人多高的十几层馒头笼屉,格外引人注意。

店门口热闹喧腾,大清早人气就很旺!十几层长宽一米见方的大笼屉整齐排列,非常显眼。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馒头,看着特别喜人,缕缕白烟飘散开来,透出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息。

夫妻携手,一天能卖2000多个馒头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家夫妻店,今年40岁出头的李伟厂、卢华芳两口子,既当老板又是小工。每天凌晨2点,李伟厂先起床和面,2点半卢华芳也开始一起做馒头。一天蒸两锅馒头,一次1000多个,一共2000多个,清晨5点半出一锅,8点半再出一锅。除了店售,还往城区一些超市配送。

8时许,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基本都买完馒头走了,李伟厂拿起拖把,抓紧时间把店内卫生打扫一下。

趁着两波店售高峰中间的空当,李伟厂抓紧时间打扫卫生。

没一会,送完馒头的卢华芳开着三轮车回到店里,李伟厂赶紧放下拖把,迎上前去关心道:“冷不冷?喝口热水先歇歇。”还没等坐下,来了几位老人买馒头,卢华芳赶紧拿塑料袋去装。她对每位顾客都是笑脸相迎。

8点半,第二锅馒头出锅,一位男邻居赶紧过来帮忙,和李伟厂配合着搬卸笼屉。一满屉馒头加上笼屉本身重量,约有一二十公斤重。

随着馒头出锅,夫妻俩又迎来第二波售卖小高潮。一位老奶奶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家的5毛馒头我吃了十几年,我知道这个时间出锅第二笼热馒头,所以特意卡点来买。”

心怀感恩,坚持把5毛馒头做下去

2005年,夫妻俩从河南老家到十堰开店卖馒头,“那时没经验,馒头做得大小不一没卖相,多亏邻居不嫌弃。听说我们是外地来的,还主动照顾生意,才让我们能把店开到今天。”卢华芳告诉记者,这16年来,一袋20公斤的面粉,从60元卖到了100多元,但来买馒头的都是熟客,店里的馒头还是按5毛钱一个的价格卖。

来买馒头的大部分都是熟客,认定了这家店。

“我们做人做生意都得有良心,就是图个薄利多销,挣个生活费。”9时许,卢华芳抽空啃了个馒头,从凌晨2点半忙到现在,六七个小时过去了,她才刚顾上吃早饭。接下来,就是两人各开一辆三轮车,分头给超市送货,一直要忙到下午2点半左右。

夫妻二人分装馒头,还要为超市送货。

夫妻俩一起忙活,起早贪黑,勤劳肯干,心怀感恩,靠着做馒头的手艺,努力开起一个店,共同支撑一个家。

夫妻俩共同经营着这家小店,共同经营着小家,内心满足而幸福。

李伟厂话少,但他很欣慰地说:“我们从河南来到十堰生活,就是想着湖北的教学质量好,对孩子好。现在大儿子上高中,小儿子上小学,成绩都很不错,只要两个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我们就是再辛苦也值得!十堰是我们的福地,只要面粉价格在承受范围内,我们就会坚持把5毛馒头做下去!”

2021-03-2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6503.htm 1 一个馒头5毛钱 16年没有涨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