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推动中国原创学说灰色系统理论走向世界

□ 陶 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灰色系统理论课程组坚持文化自信,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对灰色系统理论、方法、模型进行系统创新,建成中国原创一流课程,组建国际联合教学团队,将中国原创学说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并向全球传播。

甘坐冷板凳持续不断创新

近40年来,秉持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学精神,他们提出了系列新概念、新模型、新方法,构建了新的灰色系统理论体系。矢志不移地推动本土原创学说进教材、进课堂,并将不同时期提出的新概念、新模型、新方法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内容,构建了以原创知识点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与此同时,运用新方法、新模型解决了航空航天重大装备研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诸多难题。凝练实践案例,不断丰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

淬炼原创元素 建设一流课程

他们淬炼灰色系统理论最新原创元素,融合创新实践成果,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和中英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内教学、课外创新相互促进,全方位育人。南航灰色系统理论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课程组还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传播文化出版多语种教材

为了让科技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他们组织出版中、英、韩、罗、伊等多种语言的教材,开发8套自主知识产权教学软件,中文版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科学出版社“名家精品系列教材”,被中国知网评为1949年~2009年自然科学总论高被引图书第一名。因创新性突出,推出的系列中英文教材及配套实验教材、自主知识产权建模软件被国内外众多高校采用,影响广泛。

提出并推行人才培养新模式

破解教学-科研冲突困局,灰色系统原创知识体系驱动课程为科学研究、创新实践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模型,其科学研究、创新实践为课程教学注入原创元素和实践案例;国内国际、线上线下、课程教材、建模软件、案例库等多维协同,提出并推行“原创驱动,研教一体,多维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修读灰色系统理论课程的学生当中,有130多人次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金奖和一等奖;参与课程内容创新和应用研究的学生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1人次。

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

因在灰色系统领域的持续创新,解决了航空航天重大装备研制难题,课程组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一等奖7项。数百位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973项目、863项目等重点项目的重量级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课程组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均有大量应用本课程组方法、模型的成果发表。据百度学术2020年9月发布的首期高被引作者榜单,课程组刘思峰、党耀国、谢乃明、王正新、罗党同时入选系统科学领域百名高被引作者榜,刘思峰文献他引38,201次,被60多位中外院士高度评价或正面引用,位列系统科学领域百名高被引作者榜首位。

产生重大国际影响

目前,南航灰色系统研究所是灰色系统与不确定性分析国际联合会、IEEE SMC灰色系统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灰色系统专业委员会的发起和挂靠单位。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华中科技大学演讲时,特别为中国原创的灰色系统理论点赞,称赞灰色系统创始人邓聚龙教授和发展者刘思峰教授的工作“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3-1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6245.htm 1 推动中国原创学说灰色系统理论走向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