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付朝欢
不久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表彰了1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和110个先进单位。其中,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党支部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称号。
3月2日,国家发改委机关党委举办第15期“求是论坛”,主题为“创建模范机关经验交流会”,请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作专题报告,交流创建模范机关经验体会。本期“求是论坛”由国家发改委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文步高主持。
“沈司长的报告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案例具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借鉴性,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和教育。”文步高表示,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创先进,争当先进,把发改委建设成为政治功能凸显、组织体系健全、制度机制管用、作用发挥充分、作风形象良好的模范机关,把全委机关党的建设打造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示范工程。
力学笃行 学思互动 以学促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要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走在理论学习的前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沈竹林介绍说,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党支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切实提高全司干部政治能力。
在工作中,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重点突出“4个做到”——做到流程制度化、做到件件有回复、做到后续快推进、做到办结再体会。这样一个细节让台下听众印象深刻,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在流程上明确提出“九步工作法”:传达学习、提出方案、督办调度、调查研究、按时办结、会议审议、持续落实、保密归档、严格执行。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的工作内容变化很快,这就更要求司里同志主动学习。”沈竹林说,我们会同创新驱动发展中心,组织编写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创新分论》),全面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11个方面360余页讲话摘编。
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党支部全员参与书稿编写,司领导、处长带着年轻同志深学细悟、分章执笔,经常加班至深夜,最终凝练形成15万字的书稿。“《创新分论》出版以来,很多读者反映该书是指导创新发展工作的重要‘案头书’。”沈竹林说。
从年龄结构来看,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司局,70%以上都是“80后”。沈竹林介绍说,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高质量的学习活动,成为年轻干部快速成长的“加油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立于2019年4月,近两年来,紧扣党性修养、履职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开展政治理论、业务工作、党建知识、调研心得等方面研讨交流,共组织学习活动近30次。
“这一活动受到司里青年干部的广泛好评,大家都非常有参与感。”沈竹林强调了组织方式上的创新举措——建立轮值制度。“我们每月由一位青年干部轮值策划组织活动,不少年轻同志表示,通过自己组织、深度参与、广泛交流,收获是实实在在的,更形成了乐学善思的学习氛围。”
此外,在内容设置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活动分为“他山之石”“知识拓展”“工作交流”三个板块。除了青年干部轮值策划学习活动外,还邀请委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讲座活动;邀请委内司局处长介绍工作情况,提升全司同志业务广度。
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领跑,我不怕跌倒。生命在激情燃烧,梦想和希望在前,泪水伴着自豪。来吧,我们一起创造,写下生命的荣耀……”这首名为《创响中国》的主题曲饱含创业激情和追梦力量,伴着音乐的鼓点和视频小片里的画面,大开大阖、永立潮头的创业者群像展现在人们眼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进入第7年,全国双创周也成功举办了6届,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梦想小镇再出发”的优质品牌。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活动周还要不要办?“疫情冲击下,双创周一定要办,而且必须办好。”沈竹林语气坚定地说,“初创企业、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受到的风险和挑战更大,疫情下亟须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决心和动力。”
沈竹林同时坦言,在2020年活动周筹办过程中,活动主办方面临着“三不定”的困难——时间不定、地点不定、方式不定。“组织全国范围的大型活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系统谋划、周到全面,必须既能确保活动安全,又能保障活动实施效果。”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聚焦“创业带动就业”进行了重新设计,在项目遴选、活动组织、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同步突出多渠道创业就业导向。在活动形式上,第一次采用云上形式,集聚了全国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我们充分发挥云上活动周平台优势,通过各地云上分会场、部委活动专区、组织各地方、各部门、各社会组织等举办了1100多场活动,仅线下活动规模就超过5000万人,在海外也举办了近20场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效果不降反升。”沈竹林介绍。
双创周是营造浓厚创新创业创造氛围、释放全社会创新热情的重要节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功夫”更多体现在活动周之外。沈竹林介绍说,按照委党组的要求,在家政、养老、托育、家电回收等带动就业效果明显的社会服务领域,推广“互联网+创业单元”模式,培育了一批“明星”项目,有效带动了一批重点人群就业。
不仅如此,推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倾注了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同志们的不少心血。“受疫情冲击,传统企业线下销售大幅下滑、复工复产难、供应链中断,数字化转型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沈竹林介绍说,通过召开近50次线上会议,整合近10家支撑单位力量,创新提出“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方案,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方案。“首批伙伴行动实施以来,推出了500余项帮扶举措,300余项减费服务,已服务超过200万家企业、100万家农户,有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纾困。”
用心用情
落细落小 牢守戒心
“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的同志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谋划推进网络扶贫工作,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和积极成效。
沈竹林介绍说,一是强化试点引导。推进贵州、重庆、四川等7个地区开展网络扶贫试点,支持贵州远程医疗实现四级全覆盖,联合农发行在江西、重庆等地落地融资服务,通过农发行专项业务贷款已累计发放近30亿元。
二是协调企业资源。持续探索提升互联网企业参与度,积极协调网络扶贫资源。2020年5月,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协调9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25项帮扶举措,形成帮扶资源表,吸引国家发改委3个定点扶贫县(灵寿县、田东县、汪清县)和7个网络扶贫试点地区及各类企业代表900余人参与,切实搭建起网络扶贫供需对接平台。
三是培育产业发展。深入重庆奉节县、四川凉山州、河北灵寿县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对接,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支持重庆奉节脐橙产业,协调互联网企业资源,推动当地龙头企业打造脐橙数字化示范基地,初步实现了精准灌溉、测土施肥,年亩产值提升了2000元~3000元。2019年~2020年销售季,奉节脐橙线上销售额累计超过5.4亿元,带动果农增收超过6000万元。
沈竹林特别谈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定点扶贫县——吉林省汪清县。“通过积极与我委驻汪清工作组、汪清县政府等交流对接,梳理出以黑木耳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品牌效益不强、销售渠道不畅、人才相对匮乏等方面突出问题,反复研究形成《汪清县电商扶贫工作计划》,促成大型电商平台提供定点支持,下派专门脱贫特派员开展帮扶。”
不仅在脱贫攻坚方面用心用情,在组织建设方面更是用心用力。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是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该司办理文件数量不断增加,年办文数量已经超过1万件。
“为保证司内各项工作高标准推进,司党支部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制度执行、强化督促督办。”沈竹林表示,通过持续建立健全制度和强化制度落实执行,实现对全司工作的全覆盖,做到事事有规可依、有规必依,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规矩意识。
保密是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的“生命线”,需要牢守戒心。沈竹林强调,严格落实各项保密管理规定,各处建立台账,重点抓好高等密级事项办理流程;加强专门工作场所管理;每个季度对新入委职工和借调挂职同志开展保密培训,不定期进行保密提醒,积极营造形成“人人讲保密、人人重保密、人人做保密”的氛围。
“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沈竹林还介绍了党风廉政建设、创新调研方式、锤炼年轻干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总的来说,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得益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得益于委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离不开机关党委的指导和帮助,离不开兄弟司局的支持和配合。”沈竹林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