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甜 王仪楚
当车子驶入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团结门”,一排排整齐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房映入眼帘。一路行一路景,无论是路灯、绿化景地还是路边点缀的景观小品,都透露出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让人们对这个杭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莪山畲族乡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莪山畲族乡有着鲜明的民族印记和全域美丽的乡村环境,并于2019年成功创建“中国畲族第一乡”。2020年12月21日,浙江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省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工作2020年度样板城镇和达标城镇考核验收结果的通报》,桐庐县分水镇、莪山畲族乡成功获评“美丽城镇省级样板”。
坚持统筹谋划、全域联动,编制美丽城镇建设规划、全域乡村振兴规划和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畲乡美丽城镇建设以集镇建成区为核心,构建5分钟村级生活圈、15分钟建成区生活圈、30分钟辖区生活圈,打造产镇融合区、美丽田园区、高山度假区;紧扣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创建要求,深入谋划好文化塑形、产业赋能、治理激活三篇文章,通过“五化共建”实现“五美共享”,构建起“小而美”的不一样畲乡。
大美环境造就“生活美”
莪山畲族乡地处浙江西北部,乡域面积28.73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乡民多由雷、蓝、钟、李四大姓氏家族组成,畲民至今使用畲语,并保持着畲族婚丧嫁娶、祭祖祭祀等传统习俗,有着“千年山哈、百年畲乡”的美誉。沐浴着时代的春风,这个曾经刀耕火种的民族在莪山这片土地上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奋斗历程,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域3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2017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顺利实施,让莪山畲族乡的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原本抬头可见的电线“蜘蛛网”和随处可见的乱占道、乱摆摊等现象都成为过去。2019年,随着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创建活动的启动,莪山畲族乡重点打造的一个小镇客厅、一个民族文化广场、一条畲族风情大道、一条生态绿道、一个非遗街区不断丰富着15分钟生活圈的内容。
“老家的变化太大了,现在回来感觉像到景区度假一样,交通越来越方便,环境越来越美,设施越来越齐全,连5G信号都实现了全覆盖,孩子们都期盼着放假到爷爷奶奶家玩。”常年在福建做快递工作的老姚情不自禁地感叹回到家乡后幸福感剧增。
近几年,莪山畲族乡紧紧抓住美丽城镇建设契机,以规划建设全域化推动环境美,坚持全国卫生乡、全国文明乡、全域3A级旅游景区“三创”联抓,秉承秀水先行,开展垃圾分类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让干净整洁的环境成为莪山骄傲的底色。旅游公厕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和高品质的优质服务成为靓丽风景的保障,乡域环线公交的开通更是方便了群众出行。
几年前或许没人会想到,家门口的破房子、破厂房会被改造成免费开放的“阅读空间”、小公园和方便大家看病的畲医药馆。集镇上菜场、超市、快递网点、银行金融网点、民族文化广场、文化礼堂、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乡民们闲暇时跳跳广场舞、锻炼锻炼身体、看看文化下乡的表演,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这是美丽城镇建设通过功能服务便捷化推动“生活美”取得的成效。莪山畲族乡政府从筑牢保障底线、办好关键小事出发,谋划实施了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项目,进一步满足了畲乡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族风情推动“产业美”
走进畲乡,如果你想了解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村民们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上10分钟。百亩大樱桃、千亩生态稻、万亩高节竹、十万斤红曲酒、百万只黄金粽,各村的“一村一品”都已初具雏形。来到这里,白天可以去体验高山流水长桌宴,享地道美食、听畲乡妹子的嘹亮歌声;晚上可以入住戴家山高端民宿,呼吸纯净的空气,去野外露营看近在咫尺的璀璨星空。
“你们看这里,刚结顶的那幢建筑就是未来我们莪山的客厅哩!”在徐七线莪山大院旁,主体已完工的一幢建筑物成了过往乡民谈论的话题,这里就是集全域旅游接待、畲族文化展示、文创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莪山畲乡文创中心。
在做好产业基础上,莪山畲族乡狠下功夫,坚持做深做精各村“一村一品”,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对传统石材企业的整转提升,建设畲乡文创中心产业集聚平台,积极对外招引农文旅融合的产业项目入驻,绿水青山在这里不仅是“金名片”,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聚宝盆”。
在离沈冠村不远的中门民族村,“黄金粽”已经成为该村的网红爆款农产品,高峰期每天有1.5万个出货量。与别的粽子相比,“黄金粽”在食材中加入了一种叫“黄荆柴”的植物,有清热解毒、解暑祛湿等功效。
“我们开拓了黄金粽线上业务,增加了口味定制、粽样定制、礼盒定制等个性化业务,以直播卖货的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姚鑫城是莪山畲族乡返乡创业的“农二代”,2016年开始接触农村电商,不断将有畲族代表性的特产通过互联网推向市场。
如今,“黄金粽”已成为莪山畲族乡的代表农产品之一,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通过云直播、云展示、云连线、云贸易等方式,该乡推动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精准对接,“莪山畲味”摇身一变成为网红产品。
发挥民族优势、走好特色路一直是莪山畲族乡贯彻到底的思路,当民族与文化、旅游相碰撞,亮点就开始纷呈,精彩也持续不断。畲语、畲歌、畲族技艺、畲族传统等民俗,不仅仅是畲乡底蕴,更是莪山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畲族元素也被广泛应用到农房、民宿和景观小品中,人们可以品鉴风情浓郁的畲族村落。
地处畲乡偏远地区的新丰民族村因为民宿也成了网红村,游客纷至沓来。往年的新丰,不仅万亩竹林缺少壮劳力,随之而来的还有房屋空置、老人空巢、产业空乏、畲族文化淡化等问题,村庄逐步面临“空心化”。然而,随着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齐头并进,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对老宅进行了改造,保留了老房子、老物件的记忆,又最大程度地将山居生活融入民宿中。”“戴家山8号”民宿95后业主卲婕接了不少网络订单。在首批成功引进的“秘境·山乡生活”和“云夕·戴家山”两家优质高端民宿的示范下,走出去的畲族青年开始回乡创业。2019年,该乡民宿入住游客5万余人次,直接收益3000余万元,带动乡财政收入44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264元,综合评价指数位列全国畲族乡镇前列,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
5G联动实现“治理美”
莪山畲族乡一共有三道标志性的牌坊,分别是“团结门”“和谐门”“幸福门”,团结、和谐、幸福也是莪山畲族乡广泛推行的民生共建共享工程的主旨和意义。
社会治理“一张网”,“平安巡防”除隐患。幸福的前提是平安,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和生活困难群体,做深做实村级集体经济化债增收,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畲乡的百姓一个也不能少。美德家庭、美丽庭院、美好生活“三美”示范户创建热火朝天,庭院议事会、乡贤议事厅让村民们乐于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热情不断高涨。
2020年7月底,莪山畲族乡正式启动“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建设,数字与技术的魅力瞬间感染了畲乡,农户们实现了只需在装有智慧农业软件的驾驶舱里点点鼠标就能轻松“务农”的梦想。
“像这个就是温度和湿度,我们全程监控的;这个就是水质,水质怎么样全部显示出来;还有每天的温度都要显示出来。”莪山畲族乡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一边指着屏幕的显示区域一边介绍说,“这个是控制病虫害的指标,这块稻田里有多少病虫害,都可以显示在这个屏幕上。”
在浙大生态学博士张剑的带领下,沈冠村流转了500亩土地,尝试“稻鱼共育”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了从亩产不足500元跃进到亩产万元的巨变。而有了5G网络的加持,42亩基地安装了6个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查看稻田情况,足不出户就能精准完成投饵、环境监控、病虫害检测等工作,从源头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现在污水治理、垃圾分类都用上了高科技,有什么事儿,手机一拍一上传,马上就有人来维修,太先进了!”被评为垃圾分类示范村的西金坞自然村村民雷大伯脸上充满了骄傲。莪山畲族乡政府在美丽城镇建设中创新运用的“乡村小脑”智慧化管理体系,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为统领,以高水平建设、高颜值修复、高品质运维“三高标准”为原则,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数据赋能,提高了乡镇的服务治理能力,提升了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美丽城镇实现长久美丽提供了有力保障。
搭乘着“美丽城镇省级样板”的快车,莪山畲族乡正在实现全域乡村振兴的跑道上不断奋进。 (本文配图由桐庐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