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国学文化 照亮心灵

小学生集体诵读国学经典 (图片来源:本报图库)

□ 钟 文

说到国学,很多人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孔、孟、老、庄”这几位圣贤。其实,“国学”一词,始见于西周,原指由周王朝开设的专供“国子”就读的学校。自汉唐至明清,相沿此制,凡由朝廷设立的同类性质的学校,如太学、国子寺、国子学、国庠、国子监等,都可以统称为“国学”。

那现代的国学又是什么样的呢?国学,意指研究中国固有学术与文化的学问。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而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与学术的内涵积累,涵盖哲学、文学、史学、医学、数学、宗教、礼仪、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经典语句,如“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立太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承载着古代文人圣贤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另外,程门立雪、鹿乳奉亲、陆绩怀橘等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陶冶着人们内心的仁义礼孝,教育着人们正确的为人处世。

君子立世之本,在于其心,在于其性,进而在乎其能,在乎其运,唯有心性得人赏识,才能得人信服,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学教育近几年来可谓是风头正盛,大到国家政策提倡,小到教辅机构设立课程,但大多停留在《三字经》《百家姓》的诵读层面,然国学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只不过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海水。国学不是古板、迂腐的文化思想,是古代圣贤一点一点累积而成的智慧结晶。

学习传承国学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很多的外国人都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还要建立孔子学院,难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应该以国学作为骄傲么?传承国学有助于我们培育当代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含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医学、民俗等精神成果,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审美趣味。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哲学,是理论思维水平,这些就叫作文化传统。

学习传承国学有助于我们吸取古人的无穷智慧。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指出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大智慧是无穷的,而且常读常新。国学有助于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为人们提供一双“慧眼”,从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帮助人们体验到无法亲身体验的精彩生活。

学习传承国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然而,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去学习,就能更深感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让圣贤的智慧润泽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今天,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像李爽这样传承国学文化的年轻一辈的识见和努力,我们更期望有更多华夏儿女,汲古慧今,创新有为,为现代社会呈现一道别样的国学“精神盛宴”。

2021-03-0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5836.htm 1 国学文化 照亮心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