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晓莹
2020年,广西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全国排名第1位;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7.78%,增速全国排名第1位;企业开办实现7个事项0.5天办结,一般类型不动产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广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对冲疫情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有效抓手,开展新一轮百日攻坚,优化营商环境三年大行动各项目标圆满完成,整体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多项营商指标进入全国前列。
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
企业开办进一步提速降费。全区开办企业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扣除银行开户调查时间),外商企业营业执照申领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全区各市(县、区)均已实现新设企业免费赠送1套4枚印章;已出台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政策,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窗口实现应用;企业注销一网服务专区已实现营业执照注销、税务注销、社会保险注销、海关注销、外资企业注销。
跨境贸易便利度不断提高。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关检融合系统申报率达100%,进出口环节验核监管证件从86种减至46种,无纸化申报率99.97%,所有进出口环节监管已实施联网核查。2020年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5.85小时,较2019年压缩55.28%;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63小时,同比压缩58.28%。
办理建筑许可时间持续压缩。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平均时间压缩至60个自然日内,其中低风险产业类备案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20个自然日内。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更加优化。全区线上办理和自助办理实现全覆盖,网上办理比例达到60%以上。一般类型不动产登记,14个设区市均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实现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1个环节0.5个工作日办结;全部县(区、市)实现特定类型的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办结,办理环节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助企纾困力度加大
减税降费成效显著。2020年全区由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和非税收入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1.69亿元。纳税次数6次,延期纳税金额91.6亿元,年度纳税时间80.5小时,总缴费率占比70.76%。网上办理涉税事项已实现212项。开展降低北部湾港口中介服务收费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减轻企业负担9523万元。
普惠高效的融资环境加快形成。全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为21.0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54个百分点,5家国有大型银行整体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超过40%,普惠型小微企业抵押贷款的办理时间已完成压缩到6个工作日内的设定目标。
创新创业激励力度加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分红奖励等配套政策。认定新型技术研发机构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培育企业2627家,奖补87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660万元,企业研发投入财政奖补4.2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30亿元以上。
政务服务深度改善
下放审批权限领域不断拓展。2020年以来,取消、下放和调整86项行政许可等事项。围绕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共下放162项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到自贸试验区,努力做到“片区事不出区”;在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开“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推动545项涉企许可事项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
政务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全区市、县两级设置“一窗”1381个,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报装等重点领域已实现“一窗受理”全覆盖,企业和群众只到“一扇窗”,就能办“百家事”;全区5708项事项实施“同城通办”。推动玉林、梧州、钦州、桂林、贺州市与广东茂名、肇庆、云浮、湛江、江门市实施“跨省通办”。
监管效能不断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实现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覆盖率100%,已出台553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了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名录库。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了95%的涉企检查。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营商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