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鲁 达 崔 涛
要强化事争一流的竞争意识、真抓实干的务实意识、“店小二”的服务意识、时不我待的主动意识……谈及营商环境,履新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两个月的张国华说。
新阶段:雄安发展迎来关键节点
雄安新区设立近4年以来,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高标准编制“1+4+26”规划体系和“1+N”政策体系,实现以规划为中心向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京雄城际铁路和雄安站开通运营,容东片区安置房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综合管廊项目进展顺利,北京市“交钥匙”三校项目已经开始内外装修,医院项目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也迎来关键节点。“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张国华说。
履新伊始,张国华便马不停蹄,在雄安新区开展密集走访调研,除了摸清雄安“家底”外,更像是一场动员与预热。他向新区各级官员不断分析世界格局、中国格局、河北格局中的雄安。与此同时,“新形象、新功能、新产业、新人才、新机制”的主政思路也逐渐明晰。
新意识:打造最优“雄安服务”品牌
如何实现“五新”目标?张国华表示,加强作风建设、打造“雄安服务”品牌、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新区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张国华认为,我国很多发达地区政府都在倡导“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把姿态放得特别低,新区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张国华表示,疏解非首都功能,既要靠中央的行政推力,更要靠新区的引力。为此,雄安新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出台20条措施,全面提升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保障能力,努力打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雄安服务”品牌。
新环境:以自我革新促“筑巢引凤”
张国华说,雄安要做一篇“筑巢引凤”的大文章,要全面打造形象好、功能强、配套优的营商硬环境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软环境。
今年,雄安新区将坚持以项目为生命线,突出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借助自贸试验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重大改革开放政策平台优势,聚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高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财税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一批含金量高、具创新引领性的政策,对标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完善各类服务发展和民生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未来,雄安新区还将围绕疏解功能来积极主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推动龙头企业和优秀团队引进,全方位增强新区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配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