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小峰报道 1月21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全省经济运行走出逆势奋进的上扬曲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3,69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超预期完成全年经济转正目标。
2020年,克服疫情和连续三次台风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总产量达到1508.2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1.3%,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生产形势向好,去年黑龙江省猪牛羊禽等畜禽存栏、出栏数量和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实现全面增长。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禽蛋和生牛奶分别增长6.4%、6.2%、5.2%、9.6%、2.7%和7.5%。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黑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增幅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装备和石化工业较快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13.5%和10.5%。食品工业增长2%。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黑龙江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6%,增幅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2020年,黑龙江省将投资方向着眼于补齐民生短板等重点领域,全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3.4%。
科技型企业培育成效显著。黑龙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32家,同比增长54%。全省新成立科技型企业12,000家左右。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49.9倍,生物质发电量增长11.1%。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7%。
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9.1%,降幅从两位数逐季收窄至个位数。基本生活类商品平稳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2%。大宗消费恢复明显,12月份,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5.1%。
利用内外资实现双增长。全年全省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13个,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19.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0.2%。全省新签约千万元及以上利用内资项目1080个,比上年增长89.5%;实际利用内资1221.2亿元,增长51.3%。
财政收支继续回升,金融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2.5亿元,比上年下降8.7%。在财政收支平衡持续承压的情况下,黑龙江省在民生方面投入力度不减。全省民生支出4742.7亿元,增长9.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6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增幅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22,585.9亿元,比上年增长5%。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双增长。据黑龙江省人社厅统计,截至12月末,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4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49.9%。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3%,涨幅逐月回落至年内最低。全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15元,增长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8元,增长7.9%,增幅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截至12月末,黑龙江省市场主体总量263万户,同比增长6.7%。其中,企业54.1万户,增长7.6%;个体工商户199.4万户,增长6.9%。全年全省工业用电量59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全省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56,030.2万吨,比上年下降3.7%,降幅呈持续收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