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激活“一池春水” 奏响文旅新乐章

——河北邯郸磁县破解资源县困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实践(下)

□ 本报记者 焦红霞

□ 兰 云

一片黑白相间、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矗立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溢泉湖边。雄厚的斗拱配以轻柔的屋脊,飞檐翘角,尽显宋式建筑风格。园内的假山、人造池、亭台楼阁、花木与动物等,真实地展现着现代版的“苏州园林”美景。这是磁县水墨园的真实景致,也是文旅融合的一个亮点。

生态优先的策略,使磁县锁定文旅融合之路。磁县县委书记张才芳说,这是历史的铺垫,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未来的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磁县接待游客量突破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亿元,这是磁县以生态绿色发展为导向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一步。

唤醒沉睡的历史文化

博物馆是活的历史,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县域范围内的稀缺资源。而在磁县6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9座博物馆。最让人惊奇的是,承载南北朝历史的北朝博物馆就在磁县。

坐落在磁县和谐大道北侧的北朝历史文化考古博物馆,向人们述说着磁县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据史料记载,磁县内有北朝皇陵遗址134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全国罕见。在北朝约200年的历史中,五朝更替,成就了民族融合的历史。

历史在延续,历史在发展。正在建设的磁县北朝历史文化体验中心将展现胡汉民族交流大融合的历史。

走进县城中心的磁州窑博物馆,幕墙上是6个醒目大字:“黑与白的艺术”。

磁州窑,是中国民窑的杰出代表,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不息的磁州窑窑火创烧了“白地黑花”精品,形成了世界陶瓷史上的艺术奇葩。一件件精美的瓷器,融入了火的刚烈、水的柔情和土的敦厚;一件件精美的器皿,就是一篇篇泥、火、釉的诗篇。

博物馆现有藏品14,000余件,是我国县级最大的专题博物馆。即将开园的磁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河北省十大文化精品园。

水墨其表,黑白为魂。以磁州窑文化为主题建造的水墨园,历时10年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都展示着文化内涵,每一件作品都讲述着文化故事。园内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黑与白”的艺术特色无处不在。有北国烟波浩渺之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兼具“北国雄风、情景江南”的意境,为园区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激活寂静的“一池春水”

华北缺水,可以说水资源严重不足。而身在华北的磁县,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富水县。境内漳河、滏阳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岳城、东武仕两大水库蓄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常年水质保持在Ⅱ级以上,是邯郸市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水网工程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县城西2公里处穿过,境内全长19.8公里,设有一个分水口。

张才芳认为,水资源是磁县的财富,是一个待开发的富矿。将“死水”变活,做活水文章是时代赋予磁县的一大课题。

2019年,磁县借助邯郸市第五届旅发大会之机,对东武仕水库之畔的溢泉湖周边环境进行量身整治,新建了22公里的环湖绿廊。环境的改善,引来候鸟群居,溢泉湖已成为候鸟的天堂,野生大雁、白鹭、黑鹳、白骨顶鸡、野鸭等几十种候鸟栖息长达五个月之久,数量最多时达十余万只。不时有附近居民来给它们喂食,“人来鸟不惊”,呈现着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画面。

水质的提升,让游客伸出了大拇指。邯郸市及河北省的一些水上运动项目将溢泉湖作为训练基地,还将成为比赛场地。

滏阳河是磁县的母亲河,境内全长19.85公里。怎样让古河焕发生机?磁县人将一老渡口重新打造,购来游船;将岸上荒草地改造成步行商业街,夜幕炫彩的灯光下,俨然一幅“清明上河图”,成了知名一方的夜生活打卡地。

经济发展了,百姓富裕了,政府就要给百姓更多体验幸福的机会。要做活水文章,就要考虑北方特点,让水一年四季活起来。为此,磁县专门引进“光热+项目”,利用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热能,建设四季恒温室内水世界。水世界旁边则是冰雪馆,在这里一年四季可以体验冬夏两重天的快乐。同时,项目还可供应目标辖区居民住宅冬季供热及生活热水的需求。

磁县滏阳河综合治理、如意湖生态公园、溢泉湖环湖绿廊,构建了一道道生态长廊,联通山丘平原生态系统,孕育着新型生产力的变革,创造着绿水青山的价值和财富。

开发“遗弃”的太行风光

太行山没被愚公搬走,磁县人变身新愚公,举全县之力改变着太行的模样。磁县境内太行山这一段,虽一直未开发,但有着丰富多彩的景观和故事。

太行山层峦叠嶂,漳、滏两河渊源流长。官路荷风、滏桥秋月、炉峰朝霭、贺兰积雪、台城烟柳、漳渡晴澜、龙洞珠泉、响堂晚钟,古磁州八景享誉中外;炉峰山被誉为“太行风光代表”,卧龙山景区、睡美人山、白土溶洞群等景观尽显北方自然风光;漳河三峡被誉为“北方小三峡”。

太行深山区,天保寨正一步步走进人们视野,其神秘面纱正被揭开。

天保寨其山势以奇、秀、险、峻著称,坐拥“睡美人山”和“观天佛山”两大自然奇观。女娲补天、云台封神、玄武修道、佛祖显圣、刘秀屯兵、华佗行医等许多神奇美丽的故事在这里世代流传,众多古石寨、古庙宇、古道观散落其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129兵工厂所在地。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石寨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融汇集。景区内的花驼村处处是石墙石房,一个典型的石头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天保寨是深藏于太行山之中的一块璞玉,身在深闺人未识。

转型的申美集团看中了这里的优质资源,随即申请开发天保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按下了项目建设的快进键。董事长张玉海说,天保寨景区综合开发项目拟投资30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截至2020年6月,已完成投资近3亿元,2021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磁县正进一步借势发力、乘势而上,紧抓文旅迭代融合新趋势,加快形成消费扩张新动能,积极把美好生态变成“经济要素”,把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打造更高层次的生态示范县,争创更高层面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张才芳说,太行山(磁县段)从此改变模样,将以绿色、斑斓的文化盛装展示在世人面前。

2021-01-22 ——河北邯郸磁县破解资源县困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实践(下)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4578.htm 1 激活“一池春水” 奏响文旅新乐章 /enpproperty-->